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新外相回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日本新外相回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前外相要安倍拿出“正确姿态”,到底有什么含义?
日本前外相要安倍拿出“正确姿态”,至少包含三层含义
日媒称,日本前外相、日本自民党岸田派(宏池会)会长、政务调查会长岸田文雄20日在众院全体会议的代表质询中,要求首相安倍晋三既不要摆出低姿态,也不要摆出高姿态,而是应该拿出“正确的姿态”,得到了来自在野党议席的掌声。岸田的发言引用了已故阳明学者安冈正笃对宏池会创始人、前首相池田勇人的建议,可谓是对安倍的政治姿态提出了要求。(11月22日参考消息网)
岸田文雄被认为是安倍的“贴心豆瓣”之一,也被认为是安倍的接班人之一。此番岸田文雄要安倍拿出“正确姿态”,既是善意的提醒,也是一种警醒,至少包含了三层含义:
第一,安倍目前保持的不是“正确姿态”。如果是“正确姿态”,岸田文雄不会说出“安倍拿出‘正确姿态’”的话。安倍目前的姿态是眼睛向上、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对自己的丑闻死不认账,对内阁成员的丑闻百般辩解,对日本国内反对“修宪”的声音充耳不闻。然而,在处理国际问题上,安倍又是“两种姿态”:对美国、俄罗斯等,安倍像“哈巴狗”“奴才”“小人”;对韩国等国家,安倍想干啥就干啥,让日本驻韩大使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在历史问题上始终坚持错误认识、死不悔改。
第二,安倍应该保持“正确姿态”。虽然已经“四进宫”,但安倍其实不受日本民众欢迎:一者,安倍在选举中做了手脚,在选区的设置、选票的计算方式上煞费苦心、挖空心思,才有了“四进宫”野心的得逞;二者,东京都知事、希望之党的创始人小池百合子“失算”——如果希望之党与日本最大在野党民进党联合对付安倍所在的自民党,也许现在的首相就不是安倍,而是小池百合子。安倍如果认不清形势,躺在首相宝座上呼呼大睡,说不定哪一天首相宝座丢了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
第三,安倍必须保持“正确姿态”。岸田文雄说得好,若以“从上俯视”的姿态面对在野党和国民,会失去国民的信任,也无法实施认真的政治;不能为了“修宪”而“修宪”,应该认真仔细地反复在国会和各党会议等进行讨论……岸田文雄确实苦口婆心,在解释自己这么劝说安倍的意图时称,这是在声援首相,让首相努力贯彻“正确姿态”十分重要。可见,摆在安倍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保持“正确姿态”。否则,要么自己下台,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要么被赶下台,日本民众并不喜欢和欢迎安倍。
当然,岸田文雄要安倍拿出“正确姿态”,还有一层不可告人的意思:安倍拿不出“正确姿态”,就应该让我岸田文雄来拿出“正确姿态”。毕竟,岸田文雄几年前就有当首相的想法了,几个月前辞去外相也是为当首相做准备;再说,岸田文雄也是60岁的人了,比安倍小不了几岁,留给岸田文雄的时间也很有限了! (毛开云 聂强)
我认为现今日本政治各个团体组织是自从二战以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日趋完善的他们在首相谁来做的问题上形成一种默契的。也就是说一个日本首相的胜出不是几个候选人的素质高下所决定的,而是各个政治门派的综合利益考量的结果,是政治苟合的产物。出于利益在野的人在必要时出来说话,只是政治立场的表态刷存在,借个题目发声为下一步动作做铺垫仅此而已。
但曰本鬼子含义就是心里变太?没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丰格。只能想的钱和侵略、心术不正的国家!特别是安倍家族种累:他的面相长得像少人相、又丑,国家被这种相貌领导是倒霉的?甩人干丑事、心里永远都是做不健康事、……
安倍访问中东,收到的“安全”通知为啥是伊朗而不是美国?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我来解问答疑。
日本政府内部消息,伊朗政府于1月8日夜间通知日本政府,“报复行动已经结束,不打算将事态升级。"
为什只通知日本而不是美国?
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日本首相安培7日宣布,计划本月12日~15日访问中东沙特拉伯阿丶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由于8日发生的伊朗导弹袭击美国驻伊拉克阿萨德空军机场和埃尔比勒军事基地事件,日本政府出于安全考虑,计划取消此次访问。
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发表讲话:愿与伊朗就共同利益合作,不设任何条件的谈判。同时特朗普表示,对于伊朗袭击美国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美国将对伊朗进行新一轮的经济制裁。
对于,伊朗政府送给日本政府的消息,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肯定第一时间向美国汇报了这一情况,并得到了准确(不打算回击)的答复。日本政府9日表示:综合考虑各方的态度和特朗普的发言后,日本方面认为中东局势已经趋于缓和,首相对中东三国的访问,日期不变。
日本政府对日本首相安培的安全非常的重视。日本政府在2019年12月曾经计划首相安倍15日~17日访问印度,由于印度议会因为《公民修正法法案》的表决结果,引发全面性的骚乱,日本政府单方面取消了对印度的访问行程。
※印度骚乱
综合考虑伊朗政府给日本政府发消息的因素,个人分析,伊朗政府是在同日本政府拉近关系。日本与伊朗的经济合作,是众所周知的比美国其他盟友紧密。日本将自己当成伊朗的朋友,伊朗也愿与日本深度经济合作。美伊发生“伊核事件"日本首相从中斡旋期间,发生日本油船被袭事件后,日本没有跟随美国和西方指责嫁祸伊朗;日本向中东派遣舰船巡逻没有加入美国“波斯湾海上护航"编队,并征询了伊朗意见。另一个因素则是日本首相访问中东时间上的巧合。深层次原因,日本当然明白自己是美国盟友,伊朗向日本传递信息是借日本之口,向美国传递信息:(希望美国)息事宁人“扯平了!“
对于上述分析,你有何见解呢?欢迎点评。
日本是美国的铁杠兄弟
没有随美国派一兵一卒登陆中东地区
伊朗认为
若直接通知美国
显得太怂
而日本对中东事务干涉不深
好象似个局外人
多少可以让伊朗信任点
又与美国沟通甚密
递得上话
故,看上去是无心透露伊朗实意
实际上是久有谋略
伊朗是真真用心了
凌远长著
我们越发感觉,在做大事之前,伊朗比美国更举重若轻,更从容不破。看来德云社班主说的不错:大国间比拼,最后比的还是文化积淀。一个几千年历史,一个只有三百年,高低立见。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实施导弹报复袭击之前,伊朗就曾很坦然地向伊拉克进行了通报,从而引来各式各样的“传话说”、“默契说”、“演戏说”,让原本很严肃的报复行为,演变成“戏说乾隆”的中东版续集。但不管导弹袭击有什么样的蹊跷结果,伊朗展示出了“说到做到”的中东硬汉形象,而美国也以零伤亡为借口,开始呼吁与伊朗共同“拥抱和平”了。
一场本应写入史册的大战,就这样被化解了。到底是谁吃了谁的“化骨散”呢?可能需要时间来给答案。
我们以为,本提问所说的“安全通知”,又是“袭击预警”的翻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伊朗希望日本能去给美国人传话:我伊朗点到为止,你美国看着办。
当然,作为日本的好朋友,伊朗还想亲自给日本喂一个颗定心丸:请来投资吧,放宽心,有我在,中东乱不起来。
我们以为,伊朗这种“以我为主”的高姿态和高度自信,一定把安倍震撼到了,甚至产生了负罪感:因为安倍确实打算去中东探一探,但出访名单里没有伊朗,却有沙特等海湾国家,不免让人怀疑日本是在为战后铺路。但没有想到伊朗领导人在百忙之中,还不忘给日本首相报平安,希望他能继续开启中东行程。
这让安倍有些无地自容:我是不是太小看伊朗的实力和定力了,竟然会以为这次的中东,在美国的打击下定然要变天。我辜负了伊朗人的信任。该怎么办?
按照我们的想象,这时天空应该飘来几个字:伊朗必胜,美国完蛋。而安倍的脑海里也会闪现两个字:造反。哈哈
日本安倍一直想充当美伊关系缓和的“说和者”,但无奈自己的实力不够啊!毕竟去年6月份安倍访问伊朗,结果两艘油轮就遭到了袭击,其中一艘是日本的“国华勇气”号,搞的安倍灰头土脸!当然,对于安倍破天荒访问伊朗,显然还是获得了伊朗的某种信任,毕竟伊朗也需要一个递话者。正是这种原因,鲁哈尼在去年12月20日回访了日本,所以这种情况下,看到安倍要延期访问中东地区,伊朗赶紧递话:别害怕,报复行动结束,不打算将事态升级了!
简单分析:
1.当伊朗导弹袭击美驻伊拉克军事基地后,伊朗肯定通过不同的渠道递话给美国:我们只为行动结束,不寻求战事升级!原来想着,伊朗“递话”给美国渠道是:报复升级结束,不寻求战争。第一个渠道就是瑞士,毕竟在去年12月7日,美伊在瑞士协助下搞了“换囚”;第二个渠道是看来就是日本了;第三个渠道是联合国。
原来对于伊朗通过哪些渠道“递话”给美国,英武还在琢磨现在看来都有答案了。本来还想是不是英国?但现在看来还真不是。当然,扎里夫与特朗普的推文互怼,其实也是一个递话渠道。
2.原来伊朗与美国的“递话”都是欧盟,但是欧盟自从老特退出“伊核协议”之后就有点上火了,尤其是美国老是拿欧洲盟友开刀,慢慢地美国就不待见欧盟了。所以,日本就成了最佳的“传声筒”了!这就是为何鲁哈尼访问日本,美国竟然要求事后将会晤情况进行汇报的原因了。可怜的日本,安倍很想做一个正常的国家,而想要修宪成功,还得依靠美国,这就当前英国脱欧离不开美国一样。
这样就更能够理解,伊朗为何在8日会收到伊朗说的:报复行动结束,不寻求升级事态。其实,伊朗还是将日本作为了传声筒,将伊朗的真实意图“递话”给美国罢了!
3.其实安倍也清楚自己作为调停人还真的不够资格,但是安倍有自己的想法:
(1)提高安倍政权的高大形象,作为任职首相最长的领导,安倍能屈能伸,确实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同时也是凸显日本外交的“自主性”,此次访问沙特、阿联酋、阿曼,说不定也会有作为伊朗调停人的作用。
(2)美伊关系紧张,日本的能源安全的大事情啊!你美国说折腾就折腾,说要钱就要钱,我按你美国要求不跟伊朗购买石油,我也的购买其他国家石油啊,不然我怎么活?
(3)12月27日,日本内阁会议已经决定了:向中东地区派遣海上自卫队,人员大概260人,给出的理由是开展情报收集,当然更是不想跟着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混淆。所以,此次访问中东地区,就是想提前跟几个国家打招呼,同时为可能的能源单子提前布局。毕竟,美伊关系随时可能有变化!
日本首相时隔41年成功到访伊朗,安倍此次访问是赚了还是赔了?
日本确实是赚了!这点毋庸置疑。美伊危机的升级最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虽然首相安倍晋三是尽兴而去,败兴而归。该了的心愿没了,夹带的私货有了下家,虽然倒搭了2万吨的船舰货物。心有余悸与暗自窃喜叠加融合,安倍晋三真不是个滋味。
这点损失与个人荣辱算得了什么呢?常言道:在其位谋其职。谁让安倍晋三是日本国的首相呢?往往,国家利益和个人的诉求是相悖的。就像英国的脱欧,首相特雷莎梅其实是典型的留欧派,但她作为日不落帝国的首相,职责所在,又不得不为脱欧而夙夜在公。现在她辞了首相回归议员,又光明正大地宣扬她的留欧主张。看似自相矛盾,实则公私分明。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之所以欣然前往伊朗斡旋调解,一则是受主子特朗普之谴派,是皇命在身不得不去,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则是为了了却40年前父亲安倍晋太郎之心愿,为家族荣誉而行。1983年,还是愣头小伙子的安倍晋三,跟随当时还是日本外相的父亲安倍金太郎前往伊朗斡旋调解两伊战争,无奈无功而返。但两次无功而返的性质不同:前着是伊朗想和,可萨达姆不答应;后者是美国想和,但伊朗不答应。倒不是伊朗此次不给安倍晋三面子,实在是两次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日本和伊朗有90年的建国传统游友谊,两国间本没有利害之冲突。那为何说伊朗拒绝和谈对日本是大大的红利呢?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却有着惊天的内在联系。这绝对与日本进口伊朗的石油无关。
美伊冲突的不断升级,或者美伊之间旷日持久的对抗,或者美伊之间最终一战。都将使纷乱的中东地区更加动荡。伊朗这个“牛鼻子”牵动着中东的敏感神经。中东这是美国的地盘,更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在目前的中东板块上,已明显形成了两大集团的生死对抗: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弯月走廊 vs 沙特逊尼派为首的中东小北约,弯月走廊上的国家包括巴勒斯坦、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伊拉克、伊朗、也门胡塞武装等等——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成果。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弯月走廊上的国家是串在一根绳上的蚂蚱。美伊开战,这势必严重影响到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为何要参加是叙利亚战争呢?根源就在这儿。所以,美伊危机的升级,必将把俄罗斯的大部精力牵制到中东地区。这对日本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机图谋北方四岛。日本人做梦都有这个野心,几十年来,日本与俄罗斯谈了几十个回合,始终难遂心愿。日本人等待的就是象美伊危机这样的机会。
韩国终止情报协定是对还是错?
我们认为,韩国主动废除情报交换协定,是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外人无权干涉。
至于说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当然既要看韩国的初衷,也要看最终的影响和结果。
如果韩国政府破釜沉舟,下决心不再与日本进行情报交流,那么不论未来结果如何,只要敢于宣布废除,就已经证明韩国做对了,胜利了。
如果文在寅废止协定的初衷,就是要逼迫日本重新把韩国纳入“白名单”,同时还要取消对韩国业已实施的贸易限制和制裁,那么就要看日本应对的结果。如果日本全部满足文在寅的要求,那么韩国就大获全胜。而如果日本部分满足,则韩国也小有收获。
但是,如果日本方面不理不睬,或全部拒接呢,就意味着韩国的要求没有实现,很显然就是韩国输了。
其实,我们从日本政外相轻松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日本对韩国的反击,已经完全无感了。不仅仅是因为,废除日韩情报交换协议,对日本的影响和威胁都不大。协议在,韩日友谊就在。若协议废止了,韩日友谊就成了虚伪的口号。
说到这里,我们好像忽略了美国的存在,因为该协议毕竟是在美国大力撮合下达成的,并且还是在我们很多网民“喜欢”的“杰出”韩国女政治家朴槿惠任职期间内完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位韩奸后代,到底给韩国留下什么样的政治遗产,她对日本的纵容到底给后来人造成多大的麻烦。
我们说在日韩贸易争端中,美国基本上持放手的态度,并假借危机,在驻韩和驻日美国军费分摊问题上,都敲了大大的'竹杠。可以说日韩贸易纠纷战让两国里外受伤,只有美国占尽便宜,还假装很仗义和阳光。
而对于韩国废止“日韩情报交换协定”,美国'只是表面生气,实际影响很小,因为美国与日本和韩国都签有双边交换协议,而且一直在高效运作着,对于东北亚情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一天也没有闲着。
文在寅拿历史遗留问题“将”了安倍一军,不曾想,反被安倍狠狠地摆了一道,两国由此撕破了脸皮。
文在寅想赢得更多的民心、民意没错,错的是,他太操之过急和低估了安倍的反制手段与决心。当三星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之时,文在寅一方面继续与安倍叫板,另一方面乞求于美国主子的怜香惜玉,结果,特朗普却两手一摊,双肩一耸,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因为文在寅手里可打的牌很少很少,最大的牌也就是《日韩军事情报协定》了。但此牌不仅关乎到日韩之间,一旦终止,势必会让美日韩军事情报互换的脱节。然而已经赌红眼的文在寅,要的就是能让安倍浑身颤抖和恐惧这种效果。只是文在寅这么做不仅不能让安倍屈服,反会让特朗普心生怒气,定会给文在寅”穿小鞋”。
今早北边又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当韩国感知时,日本已在12分钟前向美国通报了此事。由此可见,日本无需韩国提供的情报更能先知先觉。
几个回合下来,文在寅完败!韩国完败!
伊朗外长5月15日突访日本,与日本外相磋商中东局势,日本要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吗?
在美国收紧对伊朗包围圈的情况下,伊朗外长必须为伊朗拓宽合作空间,而日本就是伊朗深化合作、拓宽合作空间的对象。一旦伊朗打开日本的突破口,那么伊朗从美国盟友中获得的支持就不仅仅只限欧洲了。但是在《日美安保条约》的限制下,日本的承诺能否兑现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承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这让日本在削减核武或者说废除核武方面都表现的非常积极。前几年在联合国层面推动的废除核武器公约,其中日本最尽心尽力,但是这项公约并没有得到美国等核大国的支持。
日本的这一理念也在这次会谈中得到“贯彻”,安倍在与扎里夫会谈中强调希望伊朗能继续遵守伊核协定,并对动荡的中东局势表示关切,而且安倍还强调愿意为维持核协议提供合作及为稳定中东局势作贡献。日本外相河野在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会谈时再一次强调日本对伊朗伊核协议的支持。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日本似乎对伊朗的伊核协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实际上来说日本给的全是“空白支票”:一、日本不是伊核协议的签署国,这就让日本在支持伊核协定的立场上变得只剩“口头”了。虽然日本对伊核协定的支持可以让伊朗在国际社会中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但是在美国的围堵下,日本能否坚定立场就很难说了。而且从安倍“为稳定中东局势作贡献”可以看出,安倍更多的希望借助中东的乱局来扩大日本国家的影响力,这可能与安倍修宪、扩军有一定的关联。二、伊朗外长本次访日的主要目标就是希望日本继续进口伊朗的石油,或者说伊朗希望与日本保持正常的石油贸易。而且从伊朗外长扎里夫先前访问俄罗斯、印度等国就可能看出,伊朗希望通过维持石油贸易来保证与各国的正常关系。但是在伊朗外长扎里夫与日本首相安倍及外相河野的会谈中并没有涉及,这就非常奇怪了。要么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已经断绝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意图;要么伊朗与日本在私下达成新的协定。从伊朗及日本国内外情况来说,后一种最有可能。
随着伊朗与美国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伊朗极有可能会通过用俄罗斯等第三国过境等方式向日本输送石油。而这次会谈表面上是日本支持伊朗伊核协议,但更多的是日本与伊朗私下利益的交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新外相回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新外相回应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