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庆断崖式降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重庆断崖式降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重庆局地降温超10℃!你那里降温没?
重庆确实降温了!8月21日,重庆实况高温37℃,到今天,重庆预报高温仅有28℃,但空气湿度比较高,湿热闷热感还是比较明显。而且,据中国天气网预报,未来五天最高温度仅有31℃,连续四天高温在28℃及以下,8月26日气温更是狂降6℃,直接来个断崖式降温,届时高温22℃,短袖短裤已经不适合了。但是从8月26日开始,气温又再次回升,9月初高温重回37℃,秋老虎的味道依旧很重呀,不过呢,现在重庆是热两天后气温又下降,总体来说没以前热了,这是真的!总体来说,重庆间歇性高温还将存在,而且九月份重庆高温还将维持在30℃左右,从九月中下旬开始,重庆高温将将至30℃以下,真正开始变得凉爽。
重庆两江新区VS成都天府新区,你更看好谁?
这两个新区的对比实际上就是这两座城市的对比。
重庆今年的发展缓慢,增速断崖式下跌。
而成都稳健增长,这说明什么?
无论哪个地区都需要强力的引擎拉动发展,
成都-以高新技术产业拉动全城市快速发展,IT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重庆-抱着落后的制造业不放,至今核心产业还是摩托车,这个如何对比?
两者之间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更何况国家对重庆的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后更惨。
再来对比下对人才的吸引力,简直是一边倒。重庆人口净流出几百万,成都每年净流入人口稳步上升,足以见得对人才的吸引力。
可以预见,天府新区的发展前景远超两江新区
今年我们基层事业单位收入低于往年,你们呢?
我们基层事业单位收入大涨!太反常,有点不习惯了!!
现在已近年末,今年的机关单位的工资水平基本上不会涨了。不仅不涨,相反,很多网友吐槽今年工资不涨反降,原先预计上涨的愿望落空了!其原因是,大至有三种:一,受疫情影响,各地财政收入减少,按照政策该上调的没有上调;二,有些地方把本来发的地方补贴和绩效奖停止执行,造成下降;三,各别地方工资没动,但养老保险和其他扣除数增加了,导致总的到手工资下降。
下面说说我们县的情况。
我们县基层乡镇编内人员六月份乡镇补贴普遍增加了300元基数,由原来200元到500元,七月份,全县普调工资,正高1330元,副高1130元,中级930元,初级以下530元。正于七月份落实到位!
各地同事们你们那里的怎么样,评论区留言,加关注了解各地动态!
今年的收入不仅是你们,大家都低于往年。新冠疫情是最大的影响,其次国内经济内卷现象严重,都直接导致了经济的下滑,收入的降低。
首先,冲击最大的是旅游业和酒店业。
其次,冲击了校外培训机构,疫情影响,双减政策的直接影响。
再次,冲击了房地产业,恒大的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才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内卷非常严重,收入也降低了,考核奖也不发了。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没想到基层事业单位的收入也会低于往年,我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少了很多。
前些年我们的收入一直是稳定增长的,虽然不多,但在我生活的三线城市,月收入6000元,生活的挺惬意。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宅家一段时间,复工复产后,先是开工不足,收入有所降低,后来觉察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也许是由于大环境所致吧!感觉工资收入越来越少,现如今只有4000元一个月了。
从一个月6000元降低到一个月4000元,只是表面,我们所缴纳的保险也较以前少了,势必影响到以后的退休金,公积金也少了,这些都是隐含的收入降低,年终奖呢?更别说了,今年估计我们都没有,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尤其近段时间,油也涨,菜也涨,物价越来越贵,我们的收入却少了好多,生活品质降低了许多啊!
工资不会降,减掉的是各种奖和补助,每个月三千多块钱,咬咬牙,省着点花,慢慢熬过这几年就好了。想想老革命,上一辈的生活比我们还苦,不也照样过来了,重温一下小时候经常吃青菜萝朴的生活吧!
今年不少地方的公职人员收入都有所降低。降低原因有三个,一是经济形势影响,类似津补贴、年终奖之类的福利发放受到严控,标准普遍不如过去;二是前一阵子自上而下的津补贴及绩效奖励规范性检查,很多地方相继停发了部分绩效奖;三是预订的增资调资没有兑现。按照惯例,从2014年开始机关事业单位每两年会开启一次调资窗口,对在职在编人员的基本工资进行调整。以此推测,2020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应该会迎来新一轮调资。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计划”内的调资并没有如期而至,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客观上挤压了机关事业单位收入空间。
以本地为例,前不久已明确不发公务员部分专项绩效,总额加起来接近一万。本地事业单位一直参照公务员核发增量绩效,公务员停发专项绩效,意味着事业单位也将停发,凭空少了一万,收入低于往年不难理解。而本地的绩效奖励向来是今年发去年的。今年都明确停发了,明年肯定不可能再发,本地机关事业单位收入这两年稳定维持在“低水平”在所难免。
这点表现在财政方面相当明显。最近各单位都在做预算,财政给各单位明确的要求是除了人员工资等基本支出外,其他项目经费一律按照能砍则砍、能减则减、保运转的原则处理,以前可以支出的一些项目经费都停了,可以想见地方财政之窘迫。在这种大环境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降低是很正常的事。
重庆经济现在还在领先方阵吗?
如果说重庆经济一直没有在第一方正,只能说明你不了解重庆,对重庆带有别样的色彩而巳。重庆在50年代到90年代,重庆市的经济总量一直排名中国城市的前七名,多数时间在3到6名,人均也靠前。97年恢复直辖后,重庆人口增加近1800万,面积增加4倍,农业人口增加1000万,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重庆市经济总量虽然在城市排名第五位,但人均排名靠后。在以省为单位的排名重庆经济总量排名第十六位,人均排名第九位,应该说重庆市每年都在快速进步,但重庆大而不强是事实,这是因为直辖后的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工业带大农业及大库区的特点决定,深处内陆地区的重庆,目前正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时期,各类要素资源正在源源不断集聚重庆,我们有理由相信重庆过去有的成就,相信今后必定有。
让某些人失望了!
今年上半年,重庆经济依然在领先方阵。
截止到7月21日,已经公布数据的26个省市中,共有15个实现正增长,重庆0.8%的增速,在已公布的省市中可以排进前十位。
对比部分重点城市,重庆也有领先的优势。比如北京为-3.2%,天津为-3.9%。和广州的规模差距也在缩小。
需要注意,从一季度的-6.5%到二季度的0.8%,7.3%的回升幅度,在目前26个省市中可以排到前三名的位置。
而且,2019年,重庆经济有两个标志性事件。
1.重庆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重庆直辖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以前的川东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扶贫难度高,所以让重庆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也就出现了现在堪比一个省规模的“直辖市”——如果单算主城区,或者主城都市圈,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都不输中西部任何省会。
同样,由于扶贫和库区建设,占用了大量资源,在中西部地区“强省会”的背景下,重庆主城区发展的并不亮眼。
此次贫困县全部脱贫,意味着重庆圆满完成中央交代的任务。而且,今后重庆也将腾出更多的资源用于中心城市的建设,将拉开与成都、武汉、西安等内陆省会的差距。
2.重庆人均GDP居全国前十,西部第一。
以前,由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拖累,导致重庆的人均看起来不高,也让有些地方的宵小产生“虽然在总量上不如重庆,可以在质量赶超”的错觉。
如今重庆的人均也居前列,意味着总量被吊打,人均也差距不大,这将巩固重庆作为中西部中心的地位。
只要我说重庆依然还在领先方阵,马上就有人蜂蛹而至,为什么呢?好奇塞!因为今年重庆稳起的哈。
众所周知,重庆经济最快的10年在2005-2015,就如一个坐惯了灰机的人一下子转坐绿皮车——不但重庆自己人不习惯,就连外地关心重庆发展的人士也都无比上心。
只要把时间拉长一点,观察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一目了然。在05年以后,重庆从新迈前6序列,这也是她应有的地位。
按一般人理解,直辖之初,有直辖市的加持,重庆就应该快步前进,然而97年万涪黔合并报表后,为何还在掉头向下?
原因就在于欠账太多,关键问题还在于基础,基础设施不够,谈什么发展?尤其是万涪黔,山地修路架桥本来就比平原成本高的多得多(同时也包括主城)。
有的人光盯烟烟不盯称,光说重庆的不足,那么请问,一座高楼,基础都不牢固,何来大厦之稳固?
这种无聊的话题,在写的时候就在信口开河,不懂可以问,既不问还想逞能就难看了。
最直观的理解,基础设施算不算固定投资?迄今为止,重庆的高铁密度依然赶不上东部沿海。一个三环就修了十多年。这些建设都要前不是,没有大规模的投资,越往后拖,时间、成本直线上升。
还是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没路所有计划都是空中楼阁。那么基础固投何来泡沫一说?
看问题得把时间拉长一点看,好歹重庆今年企稳回正,不然更有人大肆渲染这不是那也不是了。
没有先期固投,重庆会走向正规么?小学生都知道的这个理。不明白的话,就没得办法了。
还好数据不骗人,今年重庆正向发展就是最好的明证。
重庆经济一直以来也没进入过领先方阵。
所谓的“领先”只是GDP规模庞大。但这是基于重庆超大的城市与人口规模之上。
重庆名为市,实际却有着省级规模,三千多万人口支撑着2万亿的GDP,这样的数据其实并不强。
真正的经济强市,是北上广深、苏杭宁锡这种GDP总量高、人均GDP高、人均收入高的三高城市。重庆目前只能满足总量高这一点,自然是算不上经济领先方阵。
从人均GDP来看,重庆只有一线城市平均值的一半都不到,在新一线当中也是倒数第一。比第二梯队的苏州、杭州、南京、无锡、武汉都低很多。因此重庆可以称为经济大市,但并非经济强市。
或许有人会说,重庆是被过多的穷县拉低了人均数据,毕竟有些县目前还是东部对口援建的发展滞后区域。但即使是经济体量最大渝北区,被160多万人口一平均,也就10万出头,并不算高。因此抛开主城区以外不谈,重庆人均值也算不上高。
重庆的收入也不高,虽然总部级企业多,但重庆在各大城市当中属于消费适中型,因此消费成本不高,所以薪资也并不高。就不说跟龙头城市比较了,即使以省为单位,重庆也没能进入前十。跟其他经济领先方阵的城市比起来就更逊色了。
目前重庆主城区随着高薪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高薪族数量确实在快速增长,但比例并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在一线和新一线阵营当中依然是偏低的。
重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太慢,一个红岩村大桥,一个千厮门东水门隧道,一个双碑到磁器口滨江路修了很多年都没建好。大学城复线隧道,土主隧道,井口大桥,重庆西站的地铁环线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建好,大量取代斑马线的人行天桥也未大批量施工,这速度GDP怎能不落后。
冷空气南下,广州这次有机会降温吗?
很高兴接到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偏北风已经吹入到我国广东,这就是冷空气渗透南下的证明。
虽然这股冷空气南下后的势力的确是很弱,它带来的降温也比较有限,但雷暴降雨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还是将我国广东福建多地的气温压了下去,比如广州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天上午9点,广州的气温仅有24.5度,比起昨天同期凉快了不少,而在气温曲线图上,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断崖式下降”,这正是冷空气和雷雨抵达带来的结果。
有的,这次冷空气比较强,已经影响到广东了,这几天广州最高温度在30左右,已经明显有几度的降温了,还有一点降雨,早晚比较凉爽,伴有两三级微风,空调也可以暂时不用用风扇了
不过这是暂时的。在台风海贝思的持续吸引下,首批冷空气已于今天(12日)晚上越过南岭和武夷山,福建、广东、广西出现雨带,下雨的地方已经开始大降温。
10月12日华南和福建雨带回波图。来自NMC
接下来,随着海贝思的能量注入西风带,我国上空的西风槽将加深。明天(10月13日)起,北风将携冷空气主力倾泻而下,一直吹到广东甚至海南。受其影响,华北平原要提前感受下冬天,北京将出现最高12、最低5度的冬日,在没有供暖的情况下,这种天气非常容易感冒。
在南方,这场北风降温不多,譬如上海也就降四五度,广州福州重庆等就降两三度,但意义不一样:首先,南方的高温将一扫光,2019年的35度以上天气要宣告“全剧终”;其次,南方湿度会进一步降低,同样的温度,体感会比夏天更加清爽宜人。在这次降温中,江南有望全线入秋。华南和福建大部尽管不会入秋,但也会凉快不少。
广东汕头的官方预报显示,最高气温将降到30度以下
美中不足的是,在这场降温后,已有旱情的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还会继续少雨,防旱抗旱还是要从长计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断崖式降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断崖式降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