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相机镜头上的数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相机镜头上的数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摄像头mm数的大小决定什么?
在摄像机或照相机中,单位mm指的是镜头的孔径毫米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距。当然焦距并不是越大越好,镜头越小照的画面越宽,镜头越大照的画面越窄清晰,大毫米数的镜头就相当于把画面局部放大了,所不同的焦距照射,适用不同的角度和距离。
1、视角宽度不同:mm数量越小,同样的距离下的面积越大;
2、可视的场景不同:较小的房间可以选择4mm的镜头;如果是比较远的场景,建议选择6mm的镜头;更远的距离就可以选择8mm的镜头。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所以焦距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焦距越长,其镜头的视场角就越小。另外,在镜头焦距一定的情况下,镜头规格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规格越大,其镜头的视场角也越大。
相机镜头上里面那排数字是干嘛用的?
镜头上那排数字是干嘛的?我就用尼康的来说是为了区分这些镜头,DX、VR、AF、AF-S、G、D等镜头标识加以区别开来
DX镜头不能在FX格式相机上使用如果你使用FX格式相机D800,不要购买DX镜头。
AF镜头不带对焦马达,因此只有装备马达的机身才能使用AF镜头自动对焦。如果你使用D5100机器,你将无法使用AF镜头实现自动对焦。与此不同,AF-S镜头能够在所有现代尼康数码单反相机上实现自动对焦。
G型镜头没有光圈环,而D型镜头带有光圈环。所有新的尼康镜头几乎都是G型镜头,需要通过相机控制光圈。
VR代表头装备了防抖
NIKKOR尼克尔(Nikkor)是尼康的镜头品牌,尼康镜头应该被称为尼克尔镜头。
AF Auto Focus,自动对焦镜头。AF镜头能够实现自动对焦,镜头自身不带驱动马达,因此如果使用在没有机身驱动马达的相机上将无法实现自动对焦而只能手动对焦
AF-S是安装了宁静波马达的自动对焦镜头,这是尼康新镜头的标准配置
D代表Distance。D型自动对焦镜头能够通过镜头将距离信息反馈给相机。由于D型镜头都是AF镜头,因此也被称为AF-D镜头
DC是Defocus-image Control的缩写。DC镜头能够控制背景虚化,使得主体清晰的情况下背景更加柔和,非常适合人像拍摄。
G尼康的新镜头都是G型镜头。G型镜头是D型镜头的改进,在D型镜头的基础上取消了光圈环,必须通过相机来控制光圈大小。
MICRO微距镜头能够近距离拍摄物体,实现1:1或者1:2的放大比例。
N代表纳米结晶涂层Nano Coating
CRC是Close-Range Correction的缩写,意为近距离校正系统。CRC的作用是使得镜头在拍摄近距和远距物体时都可以保持清晰。
TC是Teleconverter的缩写,代表增距镜。增距镜安装在部分长焦镜头上可以实现增长焦距的作用。
IF是Internal Focus的缩写,表示镜头采用了内对焦设计。内对焦镜头能够保证在对焦时镜筒长度不改变,前组镜片不旋转。
ED是Extra Low Dispersion的缩写,代表超低色散镜片。当光线通过镜头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可能会发生分离而没有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形成色散。镜头结构越复杂,形成色散的可能性就相对越高。ED镜片能够起到降低色散、提高成像质量的作用。
例子:AF-S DX 18-55mm f/3.5-5.6G VR
VR防抖系统;宁静波马达(SWM)焦段18-55mm 光圈f/3.5-5.6 VR防抖
你试着说出这个镜头
欢迎关注稻青摄影集,每天带给你一点不一样。
欢迎评论更多精彩回答
很明显这是手动头,不像现在的镜头,对焦、光圈在相机上设置好就能自动完成。手动头的对焦及光圈都在镜头标识,具体你这个镜头,第一排是焦距,最小单位也是镜头最近的对焦范围,然后到无穷大∞。第二排是光圈,最小数字就是这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最大数字当然就是最小光圈了。手动头的对焦是镜头中间有个小圈,小圈里面有一根横线,当对准拍摄物时,调整横线平直说明对焦准确。
楼上的回答与楼主的问题是不一致的。
镜头上有红有绿的数字,实际上是老镜头的一些参数标示,跟现代化的自动对焦镜头上的字母标示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我简单举个例子来说:
这枚镜头是福伦达的 20mm F3.5 II,请看其数字标示:
距离镜头上部最上面的一圈字母为 m,即表示距离的单位「米」,m 下面的 ft 代表的同样是距离,「英尺」。
再往下一圈,是以一条白色刻线为中心对称的 3.5、8、11、16、22(光圈值),这一圈叫「景深尺」。这是老镜头中的重要结构。很简单,当白色刻线对准最上面一圈的 m 或 ft 时,代表此时镜头对焦距离是多少米或多少英尺。
而此时,如果你的光圈值为 F3.5,那么景深效果就能在景深尺上被那一对对中心对称的光圈值所包围。
最下面的一圈是「光圈环」,是可以单独转动的,可以看到从这枚镜头的最大光圈 F3.5,到最小光圈 F22,一共有 6 档光圈可调节,转动时有咔哒咔哒的声音,手感很棒。
再举个例子。
下面这款镜头是尼康著名的 AIS 28mm F2.8,使用了经典的反望远结构,能实现最近 20cm 的拍摄,在老镜头中属于相当出色的性能。
同样,最上部的是距离标尺,ft 和 m,分别是英尺和米,可以看到,米是从 0.20 米(即最近对焦距离 20cm)到 0.4 米、0.5 米、0.7 米、1 米、2 米,直到无穷远(∞),对应的英尺数为黄色。
下面一圈的景深标尺和上面的例子不一样,但是如果你明白上面那个例子,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注意不同颜色的刻线和这些刻线中间的那个黑点,再往下来,橙色的 F22 对应的就是上面的橙色刻线,F16 对应的就是蓝色刻线,F11 对应黄色刻线。
这就是老镜头中不同颜色的数字,其实就是为了区分光圈、距离以及为了对应景深尺上的一些数字。好处就在于能够随时让摄影师知道,我的镜头现在是对距离多远的地方对焦,景深范围怎么样。
现代镜头由于都有了自动对焦技术,景深尺和光圈环基本都已经取消(但也有例外,比如主打复古的富士就一直在高端镜头上保留了光圈环),取而代之的是景深窗。
根据题主的问题作以下解答:
相机镜头上里面指的是自动对焦镜头上有个透明小窗口。它其实不是一排数字,是前后两排数值,它用于观察对焦距离和景深这两个作用。
从2个方面来说明:
1、怎么产生及拍摄的作用:从1990年起近三十年时间内佳能与尼康相继研发销售自动对焦镜头后,将原本的蚀刻在镜头上外圈的光圈、景深、距离的联动数值搬入自动对焦的一个小窗口中,使得拍摄过程中摄影者通过镜头上,小窗口里面的数字,掌握掌握当前的对焦距离以及当前光圈设置的数值下对焦的清晰范围(也叫景深值)。
2、设计者通过优化设计提升了3个作用:
(1)简化镜头的外表冗余数值功能,提升摄影者操作感官体验度;
(2)优化镜头的机械联动机构,减轻了自动镜头制造成本、减少了镜头的故障概率;
(3)强化镜头的防护等级,减少了镜头镜片组通及外部的通道,极大的增强了镜头的结构强度和镜头的IP值(就是防水等级)。
这是景深尺,景深标尺多见于定焦手动头,一般由四排数字和一个刻度标尺组成。
上两排数字是距离标尺,以英制单位ft(英尺)为单位的指对焦距离,以国际单位制m(米)为单位的指景深。有刻度的数字表示景深标尺,最下一排数字是光圈设定。
这个景深标尺是用来推算当前光圈下景深范围的,那这个标尺怎么用呢?我们主要看刻度尺上的主刻度来定量,主刻度指向的正上方表示当下的对焦距离(单反摄影控:smmapp),正下方表示当下的光圈值。
那怎么推算景深呢?先看主刻度正下方的当下光圈值是多少,然后在刻度数值上找到同样光圈值的两个刻度,那么,这两个刻度对应的上方数值距离就是景深范围。
是不是很容易理解?这个图就指当下光圈值是f11,对焦距离约5英尺,景深范围是1-2米。景深标尺看起来不明觉厉,真正弄懂后却也是方便、实用,当然,不同的镜头标尺设计稍有不同,不过也是大同小异,弄懂原理后不难查看。
所以,镜头上这些数字不简单,明白景深标尺以后不再不明就里!
(单反摄影控:smmapp;原创内容)
监控摄像头几mm都是什么意思呢?
1.室外相机普遍ip67的防水,铝合金机身,还有各种硬件防护。这些都是一般相机不会去做的。
2.cmos种类不同。一来是对于高低温的耐受要求。还有照度在0.02lux以下,监控相机却要出25帧以上的录像,普通相机出来就是一坨黑或者全是拖影。所以监控用的cmos单像素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
3.监控还有智能功能要求。一颗dsp就要几十美刀。各种算法也要钱,由此延伸出来各种专业用途的监控。人脸,车辆监控等等。4,镜头焦段的差异。监控上2.8~8mm的镜头用得极多,35mm就算长焦了。对于视场角的要求远大于一般相机。然而有多少人摄像用这么小的焦段。
摄像机 你要选择好镜头的毫米数 一般有3.6MM 6MM 8MM 12MM 16MM这几个是最常用的 角度和距离成反比 角度越大距离越近 3.6毫米镜头是67.4度距离15米 6毫米镜头是42.3度 距离是20米 8毫米镜头是32.6度 距离是25米 12毫米镜头是22.1度 距离是40米 16毫米镜头是 17.1度 距离是60米 具体你要多少毫米的镜头 你就要根据你实际地点来确定了 至于摄像机的质量吗 怎么说呢 还是有好坏之分的 一般有三分之一索尼 四分之一索尼 三分之一夏普和四分之一夏普的 一般情况用的四分之一夏普和三分之一索尼的 三分之一索尼比四分之一夏普的要贵一些 不过 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机器 就算是同一种芯片 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
相机显示屏上面小镜头叫什么?
叫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能够比普通镜头在更近的对焦距离上工作且不导致成像劣化,为平衡这两种工作距离,常常优化了结构,一般做法是增加矫正镜片数量、提升镜片磨制和装配精度,所以,微距镜头通常比同级光圈的普通镜头贵数倍,同时保证了近距和远距的像质。
相机的镜头还有分辨率一说吗?
“有的” 其实是一种匹配 这要从胶片说起 胶片对于管线的“感受”曝光后在底片上形成溴化银的反应 染色剂的反应 是与数字感光器不同的 其镜头的镀膜工艺也有差别。再说说“分辨率”拿135举例 现在的135全画幅数码相机已经可以放一张巨幅作品 但胶片还是做不到 ,你的底片显影 定影 温度 时间 放大机的镜头 相纸的定影 都参与决定了成像清晰度 。但数码不存在直接打印 所以在镜头的设计 镀膜工艺 镜片的设计 都要符合数码影像特点。使其发挥到数码感光器的极致。
有分辨率一说!是相机镜头的技术指标之一。镜头的分辨率是指镜头的解析能力,有专业的检测工具检测!分辨率越好的镜头成像质量越好!影响镜头分辨率的因素有多种,镜头的镜片生产工艺,材质等等都能影响镜头的分辨率!一般来说现在的新镜头分辨率比以前的老镜头分辨率要高!还有机身cmos的像素越来越高,对镜头分辨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必须有分辨率一说!
镜头的分辨率是指在成像平面1毫米间距内能分辨开黑白相间的线条的对数,单位是“线对/毫米。
镜头分辨是表现照片细节的能力 ,但是分辨率只是镜头表现力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镜头的性能。镜头分辨率过低,相机像素再高,图像质量也不会太好。就像人的眼睛再好,眼镜的镜片有雾,你也看不清东西。
所谓图像分辨率,系指相机的感光器件而言,换言之,它是成像感光器件的专有技术指标,具体而言就是相机CCD/CMOS器件的重要技术指标,无关乎镜头。一般而言,感光器件尺寸越大、分辨率就越高;凡事皆有个度,恒定尺寸的感光器件,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分辨率会有提高,但受限于抗噪性能,相机的分辨率一般不会尽量做大,而是在分辨率和抗噪性之间找平衡,甚至会为了提高相机复杂光线条件的适应性而有意降低分辨率,比如佳能G系列就有这种情况,后代机型比前代机型分辨率低,从而获得良好的拍摄感受。
而镜头只是纯粹的光学通道,一方面让必须的光线无衰减(实际上做不到无衰减,尽量降低衰减而已)通过,一方面抑制谐波和杂散的光线,从而为感光器件提供“无污染”的目标光学数据,以实现成像。所以,镜头不存在分辨率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机镜头上的数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相机镜头上的数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