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康熙怎么死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康熙怎么死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康熙是哪年死的?
康熙皇帝于1722年12月20日去世。
康熙皇帝有三大贡献,一个是打下了今天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二是三征噶尔丹,团结蒙古各部,把新疆牢牢地控制在政府手里;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海上激战,完成了统一台湾的事业。
公元1722年12月20日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曾自号体元主人。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开始真正亲政。九年,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也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是1722年年死的。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曾自号体元主人。
康熙到底是不是被雍正杀了?
是!康熙皇帝是被雍正皇帝害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晚,雍正在严密控制畅春园并得到玄烨某些内侍协助下,在进给康熙的药品或食物中投放了毒药,药性发作后,康熙虽未立即死亡,但已处于严重昏迷状态,隆科多于是一方面严密封锁这一消息,另一方面又矫诏将皇子们急召到畅春园,然后才告知玄烨“病危”,随之他们也就参加对玄烨的照料和抢救,实际上是处于被变相软禁的状态,所以玄烨“病危”一事,皇亲国戚及满汉文武大臣当天并不知情;
雍正阴谋夺位,虽不光彩,但作为皇帝,他是当之无愧的,在他十三年的统治中,澄清吏治,削除朋党,惩治贪风,使康熙朝后期一度废弛的朝政得以整顿,从而建立起一个独具革新特色、雷厉风行的帝王政府,由于雍正的励精图治,中国在他的继承人乾隆统治下,出现了一直持续到18世纪的繁荣景象。
康熙是自然死亡还是被雍正弄死的?
康熙应该是属于正常死亡,对他的死不应该抱太大的怀疑。
而雍正的夺位与康熙的死是两回事,康熙一生谨小慎微,在整个政局中是一个主导作用,就是在晚年权力也没有旁移,雍正即位的悬疑应该关注到康熙死时有没有来得及选定皇储,由于以前皇太子的废除,大家都在争。看后来的那么多关于雍正的怀疑,最大可能是康熙临死前没有来得及指定皇储,雍正是钻了空子,而雍正害死康熙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就是康熙刚死,雍正在朝中的势力也不会有那么大以至于能害死康熙。
李光地为什么被康熙赐死?
李光地并没有被赐死,而是被贬到台澎做知县,接了魏东亭的班,并且主动要求不要让他再回京城。
李光地为什么是这个结局呢?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李光地陷入了明珠和索额图的党争,被康熙当做棋子,做了权力斗争和政治平衡的牺牲品。
2、李光地在刚出场的时候,曾经不愿意做官,被康熙的爱女蓝齐格格带着一帮格格给臭骂了一顿,最终返回开始官场生涯,由此也产生了对蓝齐格格的爱慕之心,而当时康熙和容妃也就是蓝齐儿的母亲都是有意撮合,但是因为蒙古王葛尔丹的原因,导致蓝齐儿被当做政治牺牲品远嫁蒙古,康熙觉得对不住李光地,一直对李光地存有愧对之心
但是当索额图说出曾经帮李光地养小妾,而且小妾还是青楼女子并且有了孩子时,康熙真的生气了,因为那个时间,正是李光地和蓝齐格格私通情书的时间,也就是说李光地不光是脚踏两只船,而且这两只船,一个是青楼女子,一个是皇家千金,这真的让康熙很生气,很失望,感觉很丢人!
3、李光地在经历了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之后,开始黑化了,开始向明珠虚心学习,玩弄权术,更是变得心狠手辣,并且由于李光地做事太过狠毒,让朝廷百官都人心惶惶的,康熙一致讲究仁慈,决不允许这样的人一直留在京城的。就像剧中康熙对李光地的评价:“你用心狠毒,但才能卓越,用你除恶吧,你当之无愧,但是要让你行善,那可就难了”。
4、李光地是汉臣,这个身份,在那个满人打天下,乾坤初定的时候,绝对是个问题,像帝师魏承谟,周培公,姚启圣都是。最终的结局也就姚启圣好一点,但李光地最终也是遂愿了,远离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没有死,
在《康熙王朝》整部电视剧中,李光地算是一个穿插了后部分主线的人物,在康熙所做的几件大事中,比如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结束索额图明珠党争李光地可是大举进言,实在是立了大功,而每一件大事都有他的身影,可见康熙对他有多倚重。
剧中李光地并没有被赐死,而是被贬到台澎做知县,接了魏东亭的班,并且主动要求不要让他再回京城。
康熙多少岁死的?
69岁。
康熙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是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
康熙69岁死的。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的皇八子胤禩是怎么死的?
2011年由杨幂和冯绍峰主演的爱情穿越剧《宫锁心玉》火遍大江南北,一首《爱的供养》传遍大街小巷,两人也因此一炮而红。或许大家至今仍对对剧中晴川和八阿哥的爱情故事记忆尤深,剧中八阿哥最终穿越回现代与晴川相依相守、白首不相离。
在历史上八阿哥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1681年-1726年),是康熙帝的第八子,雍正异母弟弟,生母是良妃卫氏,胤禩少时曾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教养。胤禩生于康熙二十年,卒于雍正四年,享年45岁。
胤禩自幼起备受康熙喜爱,年仅17岁便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此时胤禩备受朝野上下的支持,人称“八贤王”。觊觎皇位已久的皇长子胤禔自知登基无望,于是便撺掇胤禩部署夺嫡。
康熙对于胤禩希冀大统之心以及争夺储位的行为深恶痛绝,于是之后便夺去胤禩的贝勒之位,并拘禁约束,但是不久后便又复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再次立胤礽为太子,并对诸皇子封爵,但是唯独却单单将胤禩排除在外。胤禩深感不满于是便转而支持皇十四子胤禵来继承大统。但是世事难料,康熙遗诏命皇四子胤禛登基称帝。
雍正上位后,为稳定民心,命胤禩改名为允禩,并封其为和硕廉亲王。雍正四年,雍正根基稳固之后,便借各种理由削胤禩王爵之位,并将其囚禁于宗人府,被迫胤禩改名为“阿其那”,并令其子改名为“菩萨保”,其妻被革去福晋。同年九月初十,胤禩在拘禁中病故。后来,乾隆帝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下令恢复允禩原名,并收入皇室玉牒,其子孙一并叙入。
胤禩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出生,由于出生时生母良妃出身辛者库宫女,地位较低,因此少时由胤禔生母惠妃抚养。年幼时书法差劲,康熙帝令书法家何焯为其侍读。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初度分封皇子,17岁的胤禩受封为多罗贝勒。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胤禩部署夺嫡,颇得朝野支持,人称“八贤王”。康熙帝深恶胤禩争储位,夺其贝勒,并拘禁之。胤禩后复为贝勒。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复立太子并对诸皇子封爵,将胤禩排除在外。后胤禩转而支持皇十四子胤禵克承大统,惟康熙帝遗命皇四子胤禛登基称帝。
胤禛即位,改元雍正,胤禩为避讳而改名允禩。雍正帝命允禩、允祥、马齐、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又封允禩为廉亲王,任理藩院尚书,管工部事务,期间多次借故谴责允禩失职。
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发宗人府,筑高墙圈禁,议罪状四十款,并派诸王大臣多次前去敦促其易名,允禩遂自改名曰“阿其那”,其子改名“菩萨保”;其妻被革去福晋。雍正帝称允禩“凶恶之性,古今罕闻”。同年九月初十,于拘禁中病故。
被雍正幽禁到死(也有说被毒死于监宅)。
爱新觉罗·胤禩(1681年-1726年),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生母是良妃卫氏。后来被惠妃抚养,被称为八贤王。
胤禩自幼就很受康熙帝喜爱,17岁的时候封为贝勒,是当时第一个被封爵位的皇子。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胤禩在手下的鼓动下跃跃欲试,准备争一下太子的位置。暗地里找张明德为自己相面判断立嗣的成败,哪知道被康熙帝知晓,而康熙帝是最痛恨这类事情的,因此导致胤禩在康熙帝心里的形象大为受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受损和“八爷党“”的势力和元气大伤。
再废太子后,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前往热河巡视,胤禩原本该随侍在侧,但因当时恰好是胤禩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这原本没什么,问题出在他托太监送给康熙的老鹰打开看时已奄奄一息。康熙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极为愤怒,再责胤禩, 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这就是史称的“毙鹰事件”。八爷党再造沉重打击。
虽然说势力受损殆尽,但在康熙最后十年里,他从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眼睁睁的看着雍正上位继承大统,而自己的同党胤禵未能上位,胤禩气急败坏却也毫无办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
雍正为稳定人心,先进封他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四年后雍正帝坐稳根基,一面旁敲侧击的多次晓谕臣下不要重蹈朋党习气,名正言顺的把跟胤禩亲密之人尽行遣散,后找各种借口削了他的王爵、撤出佐领。后以随行的名义,命每旗派马兵若干在胤禩府周围防守,上三旗侍卫每日派出四员,随胤禩出入行走,实际上就是监视和圈禁,并给他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胤禩于雍正四年九月薨,享年45岁(据记载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也有人认为他是被毒死)。他的儿子也于同年去世了。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
老规矩,先说结论——康熙的皇八子胤禩死于雍正四年,囚禁而死!
胤禩, 康熙的第八个儿子,生母良妃,出身微贱,是康熙老儿从辛者库里发掘出来的美人。清朝的时候讲究子以母贵,八八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矮了其他兄弟一大截!
胤禩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广结人缘。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为“八贤王”,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康熙一废太子后, 命诸臣推举新太子,朝堂上下,公推胤禩,说明其人心所向。
胤禩是阿哥党的首领人物,所谓阿哥党,是针对太子党所言。可以说,胤禩与他的集团,当年做过不少将太子推下位子的谋划。
然而相比四阿哥胤禛, 胤禩集团太过于出风头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康熙老头连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皇太子的权利过甚都会心有不满,何况这个母亲出身微贱的儿子。 又因为相面人张明德替胤禩算命,言其贵不可言,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胤禩爵位。
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禩希望最大,但是终究因为康熙对旧太子念念不忘,又因为张明德事件获罪,受到了打击。
二废太子之后,群臣还是支持胤禩的。然而康熙对这个儿子打定主意是提防!康熙五十三年寿日,胤禩因为母亲忌日的原因不能亲自拜寿,派人送去两只将死之鹰。康熙大怒,立刻骂胤禩不忠不孝,连带骂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并且声称父子之恩断绝。并停爵停俸。
以康熙的睿智,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事出蹊跷,但是他非但不命人调查,而是借题发挥,说明他已经毫不顾惜父子之情,更加害怕有朝一日被逼宫,所以一定要打消胤禩以及他的党羽对储位的幻想。
同年, 胤禩感染了伤寒, 几近毙命。 康熙当时在承德, 只是批复:勉力医治。 并且害怕儿子的霉运传给自己!然而胤禩还是像小强一样顽强地活了下来。 只是从此以后, 他不再有希望继承康熙的大业了。 胤禩在康熙朝, 也只是贝勒身份。
雍正继位之初, 采取拉拢的两面派手, 封胤禩为廉亲王。 胤禩倒也没有兴风作浪, 然而却因为种种欲加之罪, 最终被雍正治罪。
雍正四年八阿哥胤禩死于囚禁中。
历史总是这么让人头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康熙怎么死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康熙怎么死的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