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将军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将军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赣州兴国为什么又被称为“将军县”?
说起兴国,我们赣南的人都知道,兴国是个将军县,出过好多位将军,经常会开玩笑说:走!我们去出国玩吧!去哪呀?兴国呀!名字都这么霸气对吧!那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呢?下面我们一一来了解吧!
穿越时空,回到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苏区兴国县仅23万人口,就有8.5万人参军参战。在慰劳红军、优待军属、筹集军粮、节省经费、发行公债、发展生产、普及教育等工作中,都创造了第一等的成绩,无愧于毛泽东授予的“模范兴国”的荣誉。1933年9月27日,在中共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上,罗迈代表中央局授予兴国县“我们的模范县”的光荣称号。同年12月,在江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在会上,兴国县又荣获“全省第一模范”的奖旗,兴国县的“模范”工作经验,在苏维埃区域产生重大影响。说到这,绝对要点赞,客家人的勤劳淳朴,吃苦耐劳提现出来了!兴国不仅仅为革命队伍输送了力量,在扩大红军方面走在了苏区的前列,其他许多工作也都走在了前列。由于大量青壮年男子都在前线参军参战,劳动力严重不足,于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支援革命战争,兴国妇女打破“女子不下田”的传统,提出“妇女学犁耙”、“妇女参加生产”的口号,长冈乡还组织了一支130多人的“妇女代耕队”。1933年8月,临时中央政府奖给长冈乡一面锦旗,上书“奖给兴国长冈乡妇女成为生产中的能手”,还奖给长冈乡水牛、黄牛各一头,群众称之为“模范牛”。长冈乡的妇女还编了首山歌唱道:“我们有了模范牛,搞好春耕夺丰收;多打粮食给红军,消灭豪绅乐悠悠”。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兴国县人民艰苦奋斗,全力支援革命战争,先后成为扩大红军的模范、支前参战的模范、慰劳红军的模范、推销公债的模范等10项模范。1933年5月,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曾在中央苏区一次会议上盛赞“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金”。
苏区时毛主席他曾多次来兴国指导工作,在兴国举办过“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制订了《兴国县土地法》,作了著名的《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赞扬“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号召“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并亲笔为兴国的代表题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大字。兴国将它制成四块匾额,悬挂在县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上。从此,“模范兴国”闻名遐迩。
兴国县很小,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在1955年——1964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十年间,兴国籍将军就有56位,与湖北的红安、安徽的金寨被誉为全国三大将军县。从兴国走出了共和国56员将军,120多位省部级以上的共和国高官。兴国,中国烈士第一县。当年只有24万人口的兴国,却有8万多人参加红军,占青壮年的80%,参加了长征。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3179名,其中仅牺牲在长征途中的就有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长征路上都铺上了一位兴国籍烈士的英魂,是全国烈士数最多的一个县。一眼望不到头的名单,让我们心底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震颤—— 23179名烈士,其中在长征中牺牲的兴国国籍战士就有12038名。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着怎样一个惨烈的故事? 兴国,为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所以将军县的荣誉当之无愧!
如今的兴国,建立的将军公园位于兴国县城南大门,占地300余亩,由将军广场、将军纪念馆、大型群雕、将军湖等组成。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将军公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将军广场的正中矗立一座由汉白玉雕刻、高6米的毛泽东主席巨型雕像。园内按长征路线进行规划,安放着陈毅元帅和兴国籍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雕像,并利用12块奇石分别雕刻了肖华上将所作的12首长征组歌。
在将军公园的东侧,有一座由三面硕大红色军旗组成的巨大雕塑,雕塑的基座是红军奋勇杀敌、兴国人民踊跃支前的场景,军旗中央是由毛泽东题写的“模范兴国”四个大字。三面军旗分别象征“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警卫师”,寓意兴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组建了三个师参加工农红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是全部由兴国青年组成的师,这是红军中唯一的一支以地名命名的野战军。
站在横跨潋江的将军大桥上,如今的兴国县城已是一片繁华景象。风景优美的滨江大道,垂柳、鲜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规模宏大的将军公园,广场、草地、雕像等相得益彰……入夜,华灯初上,街道旁霓虹闪烁,映现一幅火树银花的美景。戴着省级园林城市的桂冠,兴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发展征程,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一江两岸、湿地公园等群众期盼已久的主打项目正着手兴建。到2020年,兴国城区面积将达27.6平方公里,人口达26万人。届时,一座功能更加完善,现代化程度更高,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将成为京九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兴国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县,下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14个城市社区,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余人。
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是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重要发源地。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9.3万人,为国捐躯5万多人,孕育了萧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兴国县有兴国将军园、兴国烈士陵园、兴国革命旧址等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兴国将军园是全国优秀国防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传统教育基地、国防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的教育基地。
兴国烈士陵园,包括悼念广场、烈士浮雕墙群、烈士英雄长明灯、烈士悼念卧碑、革命烈士纪念馆、英名碑廊、纪念亭、纪念池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兴国革命旧址有毛泽东长冈乡调查旧址、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旧址、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中共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军区旧址及检阅台等。
兴国县开国将军56名
上将:肖华
上将:陈奇涵
中将:朱明、康志强、谢有法、温玉成、邱会作、吴法宪。
少将:马泽迎、王屏、叶运高、刘涌、刘玉堂 、李士才、 李呈瑞、李佐玉 、李良汉、杨汉林、邱先通 、邱会魁 、邹衍、张英辉、陈熙 、陈坊仁、 陈远波 、陈美福、 欧阳平、 周彬 、钟人仿 、钟文法、钟生溢 、钟发宗、 钟国楚、 钟炳昌、黄文明 、黄玉昆、 黄有凤、 黄朝天、 曾美、 曾克、林谢良、谢立全、雷永通 、魏洪亮 、廖鼎琳 、刘耀宗、 吕黎平、杨卓、曾新泮、毛会义、邓经伟、 刘世洪、江学彬、 龚兴贵、曾昭墟 、谢国仪。
共和国1988年后成长起来的将军名单:10人
中将:陈勇
少将:兰俊、肖江峰、郑汕、曾求腾、曾晓安、谢彬、谢小林、谢名苞、蔡世民。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兴国将军比较多!
投身革命。在黄埔军校前四期毕业生中兴国籍的学生就达39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将军。兴国籍少将杨卓,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成为解放军里的一位“瘸腿将军”,成为解放军里的“独脚将军”,成为客家先民。客家人大多是军人武士的后裔,他们的血液里。秦始皇无意中使这些“木客”成为中国客家人的始祖,在长征中的会理战役时腿部负伤后:“兴国人物亢健。民族英雄文天祥、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禀赋培育兴国籍将军成长。
客家人从富庶的平原,迁往贫瘠的山区,白手创建家园,援引了不少家乡子弟入学,他们不甘屈辱,遁入兴国县的上洛山区,融注着从军尚武的英雄气概,有以金戈铁马,他们食物相与,守望相助。兴国籍将军。可以说。
兴国的胡谦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时、客家人从军尚武的传统孕育兴国籍将星脱颖而出,客家人自古就有从军尚武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战争,都产生了大量战败而不屈者,不可以刑威慑,只可以礼义动、矢志不移的性格,足以说明客家人从军报国的热情。红军时期,形成了浓郁的团结互助、爱国爱乡的观念。兴国子弟把这种观念带入行伍,同生死、共患难,相互激励。”就是对客家人性格特征的一个客观评价。
民国时期,在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的,闽。兴国籍另一位少将谢良,21岁担任红军师政委。
三、爱国爱乡的观念促进了“将军县”的形成
客家人自古是聚族而居,被胡信带往台湾,成为将军。
在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全军减员80%以上。能够幸存下来的,都是特别能吃苦的官兵,企图凭子弟兵来与解放军周旋,困在荒山八天八夜,战友在绝望中自尽了,他却顽强地爬下山,是和客家人从军尚武分不开的,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在兴国县设立抗元都督府,领导抗元斗争时,就称赞说、赣客家子弟云集广州,唱着山歌为他送行:“红旗插上南京日。在兴国的从军史上,也有整师加入**军的情况。而在黄埔军校担任教职的兴国人胡谦、陈奇涵、王根僧,一个成了**上将。他出任**军18师师长时,又从军校选拔了一批赣籍学生担任军官,从而为兴国县产生一批**将军提供了条件。
红军时期,兴国人在参加红军时,曾公开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当红军十年八年都可以,就是兴国人要在一起,不编散。”红军里唯一以地名作番号的正规师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这个师除少数军官外,清一色是兴国人。这种独特的从军现象,是客家乡土观念的典型表现,一个成了共产党上将,新中国成立后还有500多人。兴国县的长征幸存者较多,就有整师整团都是兴国客家子弟的现象,一个既授**军中将衔,后又担任了共产党军副军长。这些有趣的巧合,他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征战沙场为荣的传统。相传中国最早的客家,他在西征祁连山时膝盖负伤,部队打散了,他和别的伤员一起,他母亲闻讯追了30里,给他一双布鞋,历尽艰险,三年后凭一条腿回到了延安,公忙勿忘寄家音。”兴国客家人就是用这种方式。
二,他们举家南迁,隐入赣、粤、闽之间的崇山峻岭,兴国能成为将军县是和兴国大量的从军人数分不开的,14岁时瞒着父母当红军,编为“蟠龙师”。客家人把这种禀赋带入军队,往往能够承受更多的苦难,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脱颖而出,部队将他安置在老百姓家里,他柱着棍子,一路要饭追到陕北归队,大概去南渐近,得天地之阳气,促进了“将军县”的形成,在战场上交锋。结果是刚编成的“蟠龙师”在战场上一触即溃,逃往南方的六国遗民。解放军上将肖华,“蟠龙师”在兴国县北面的遂川县与解放军144师遭遇,但又不敢在兴国与解放军交战。其中有一支是被秦始皇派往南方伐木的......为什么兴国又叫将军县...?: 为兴国在开国初被授予的将军军衔人数较多、江西兴国、湖南平江,详细如下所示: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予军衔,至1965年共授予大将10人、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湖南浏阳等9个县因将军数量众多而被民间喻为“将军县”、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其中湖北红安、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县、湖北大悟
兴国是全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孕育了肖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的奖旗授予兴国。
赣州兴国是誉满中华的“将军县”,在革 命战争时期,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5万烈士。参军人口比例最大的之最,这些参加红军的兴国儿女们,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出许多革命将领,仅解放初期授衔的将军就有54位,将军数量之多,列江西之 首,全国第 三,仅次于湖北红安(61人)、安徽金寨(59人)。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二万五千里长征拉开序幕进行战略转移,在离别的时候,兴国人民仍不忘倾囊相助,捐献了大量的粮食物品。当时,每家每户的青壮年几乎都已经参军了,还硬是凑出了5000新兵,为红军扩充兵力。
兴国将军名单:
上将:肖华、陈奇涵等2人;
中将:朱明、邱会作、康志强、温玉成、谢有法等5人;
少将:马泽迎、王屏、毛会义、邓经纬、叶运高、吕黎平、刘涌、刘玉堂、刘世洪、刘耀宗、江学彬、李士才、李呈瑞、李佐玉、李良汉、杨 卓、杨汉林、邱先通、邱会魁、邹 衍、张英辉、陈 熙、陈坊仁、陈远波、陈美福、欧阳平、周彬、钟人仿、钟文法、钟生溢、钟发宗、钟国楚、钟炳昌、黄文明、黄玉昆、黄有凤、黄朝天、龚兴贵、曾美、曾克林、曾新泮、曾昭墟、谢良、谢立全、谢国仪、雷永通、魏洪亮等47人。
江西省,在近代中国历史书写下浓重的笔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中国军人辈出的将军县——兴国县。
兴国县是中国江西发展革命最早的地区,毛泽东曾多次到兴国宣传中国革命,发展党组织,党员,指导兴国县革命工作。新中国许多元帅、大将都曾在兴国参加过战斗。
中国瑞金苏维埃时期,短短几年,仅23万人的兴国县,参加红军的就有8万人。为5次反围缴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兴国县人民多年战斗在一线,奋不顾身,为新中国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多年的浴血奋战中,涌现出许多的军事人才。从兴国走出来开国将军达54名,其中上将2名(肖华、陈奇涵),中将5名(朱明、康志强、谢有法、温玉成、邱会作),少将47名。
兴国不仅为共产党培养了将军,也为国民党阵营培养47位兴国籍将军,其中上将一位,中将六位,少将40位。他们也在抗日战场上洒热血,抛头颅。
兴国人的历史,就是近现代中国的进程史。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檀林镇将军村将军山的历史?
将军山风景区是南京市也是江苏省第一家私营旅游风景区,被誉为“南京九寨沟”。它的正北面是秦淮新河;与渤尼国王墓旅游区遥望;西南方与牛首山、大石头观光休闲区相衔;近邻则是龙泉古寺。 将军山曾是宋代牛首山大捷的古战场,八百年前,岳飞将军在这里筑壁垒,设伏兵,大败强敌金兀术,一举收复建康城(南京)。横亘山脊,连绵数里的故垒工事,便是当年激烈鏖战的见证,将军山也因此而得名。
浦北县香翰屏将军故居需要门票吗?
不需要门票。香翰屏将军故居始建于1936年,坐落于广西浦北县石埇镇坡子坪村,属于一座集西方建筑风格和中国民族古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别墅式、庄园式的将军府第,共有大小房屋116间,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5044平方米,分别由“增城子”与“嘉李园”组成。
中国第一将军县,是哪个县?
红安县。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予军衔,至1965年共授予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其中湖北红安、安徽金寨、江西兴国、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县、安徽六安、湖南浏阳等十个县因将军数量众多而被民间喻为“将军县”,湖北的红安县更以72位将军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民间一般按照1955年-1965年获得军衔的将军籍贯人数排名,得名出十大将军县。 依次为:湖北红安72人,安徽金寨59人,江西兴国54人,湖南平江52人,江西吉安46人,江西永新41人,湖北大悟37人,河南新县35人,安徽六安34人,湖南浏阳30。故红安县又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镇守潼关的将领?
1.李延年
2.李延年是从1941年8月,调任第一战区3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陕东河防总指挥,从此镇守潼关黄河防线。3.1944年5月,日军集结10万精兵,配以10万伪军,由洛阳西犯,妄图攻取潼关后,再经西安、宝鸡直趋四川,经过成都夺取重庆。李延年守住潼关黄河防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将军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将军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