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蒙古国回应未捕普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蒙古国回应未捕普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京为何说乌克兰从来没有独立建国的传统?
乌克兰当时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宪法规定,每一加盟共和国国都保有自由的退出苏联的权利。
当时属于苏联的俄罗斯联邦宪法Q也规定,俄罗斯联邦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俄罗斯联邦有权力从苏联中独立
车臣当时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国家的一部分。
俄罗斯联邦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权力。
历史上,乌克兰和俄罗斯同宗同源,都属于东斯拉夫人种。一千多年内,这个民族从诞生起不是被蒙古人,就是被波兰人,甚至立陶宛人,最后是俄罗斯统治。
乌克兰民族是古罗斯族的分支,“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乌克兰历史上是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862年,东斯拉夫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留里克王朝,后来占领了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
13世纪20年代,蒙古人打进了东欧,使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公国沦为金帐汗国的属国,随后蒙古向西推进,在1240年攻陷基辅。
12—14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罗斯人3个支系。基辅罗斯在13世纪被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占领。
约从14世纪起,乌克兰人开始脱离古罗斯而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13—15世纪,乌克兰曾先后抗击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从14世纪起历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的统治。
17—19世纪,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为中心形成了乌克兰现代民族。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俄来统治东乌克兰,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
乌克兰历史
18世纪,俄罗斯又相继把乌克兰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区并入自己的版图。到1795年,除加利西亚(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之下。
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时期,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被波兰占领。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开端。
乌克兰1922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隶属于苏联约70年,直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若不是苏联解体,乌克兰根本不可能有独立的机会。
因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想要恢复前苏联的领土和地盘,不管乌克兰从来没有独立建国的传统,俄罗斯周边的前苏联的个个加盟共和国都没有独立建国的传统,普京的愿望会实现吗?普京说过,给我二十年我会还给你强大的俄罗斯。
欧洲的蒙古人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亚洲和欧洲本来是一个大陆板块,从人文历史上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为界。
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信,欧洲有一个信奉佛教的黄种人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就是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列宁有四分之一的血统是卡尔梅克蒙古人,他的奶奶是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人)
1、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人属于漠西卫拉特蒙古的四大部落之一的土尔扈特部。
卡尔梅克人是黄色蒙古人种,辽国时生活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属于林中百姓,主要从事半狩猎半游牧活动。
辽国末年,耶律大石西奔,蒙古草原上许多追随辽国的部落如吉尔吉斯也相继西迁。
林中百姓南迁到了空旷的蒙古草原,发展成游牧部落卫拉特部。
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崛起后,卫拉特部最终投靠成吉思汗,发展成漠西蒙古。
明朝末年(1630年左右),土尔扈特部与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因草场问题发生争吵,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一怒之下西迁到了欧洲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但土尔扈特部在伏尔加河下游没有快乐多久,很快就遇到了四处扩张的沙俄帝国,沦为附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为了脱离沙俄的苛刻统治,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领17万族人东归,最后约4万多人成功到达伊犁。
当时伏尔加河西岸还有数万土尔扈特人,但这年冬季伏尔加河下游没有冰封,最后被沙俄军队阻挡没有东迁。
这些伏尔加河西岸土尔扈特人留在原地,发展成了卡尔梅克人,讲卫拉特蒙古语,信奉藏传佛教。
(普京访问卡尔梅克)
2、卡尔梅克共和国
卡尔梅克人被沙皇强制加入沙俄军队,参加了多次帝国战争。
俄国内战时期,很多卡尔梅克人和哥萨克一起加入了白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史达林将卡尔梅克人流放到中亚。战后才让他们回归家园。
卡尔梅克共和国地处伏尔加河下游,属于草原和半沙漠地带。
面积7.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宁夏略大一点),人口27.5万,53%是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共和国以农牧业为主,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和畜牧产品再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埃利斯塔(卡尔梅克共和国首府)
叶尔盖尼区:畜牧业和粮食经济区,中心是埃利斯塔市。伏尔加河灌溉区域有果树、土豆和蔬菜,有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轻工业和金属加工业。
沿海地带经济区:主要是里海捕鱼业和鱼类加工业。
普里马内奇耶经济区:粮食作物和榨油类作物种植区,中心是卡拉达维果夫斯克市。有葡萄种植业、乳肉兼用的畜牧业、黄油制造业和葡萄酒加工业。
中部和南部经济区:季节性牧场。每年冬季,从伏尔加河下游北部流域、高加索地区赶来大批羊群来此过冬。
卡尔梅克共和国的电能都来自于齐姆良斯克水电站。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但主要开采企业来自阿斯特拉罕州。卡尔梅克共和国主要发展了地质勘探业。
3、喀山鞑靼人不是蒙古人,是蒙古化的突厥人
喀山鞑靼人在俄罗斯有三百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鞑靼共和国。
喀山鞑靼人属于突厥人种,是伏尔加-保加尔人。
历史上一部分南迁到保加利亚一带被斯拉夫化,成了保加利亚人,信奉东正教,
留在伏尔加中游的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
罗斯人称他们为鞑靼人(名称来自蒙古部落的一支)。
(喀山鞑靼人)
喀山鞑靼人主体是突厥人的保加尔人,上层与蒙古人通婚,最后成为蒙古化的突厥人,大部分是白色人种,跟随金帐汗国信奉伊斯兰教。
是问欧洲的蒙古人国家卡尔梅克共和国吧?那是俄罗斯联邦属下的自治共和国,也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国家。这个欧洲的蒙古人国家怎么来的呢?
卡尔梅克共和国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国家。
卡尔梅克是“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在俄罗斯的称呼。明末清初的漠西蒙古分为四大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卡尔梅克蒙古人其实是土尔扈特部。
当年漠西蒙古最强大的是准噶尔部,控制着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其次是和硕特部,控制着青藏地区,土尔扈特部受准噶尔排挤,首领鄂尔勒克率部西迁,一直迁到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一带生活,土尔扈特部在那里建立了汗国。
曾有一段时间,土尔扈特部充当了沙俄边境守护的角色,协助俄罗斯帝国进攻周边的伊斯兰国家,土尔扈特受到沙俄册封,成为沙俄的属民。他们还参予了沙俄与瑞典的战争,鄂尔勒克的曾孙阿玉奇汗还与彼得一世在萨拉托夫会过面。
卡尔梅克共和国首都埃利斯塔
雍正皇帝时期,曾派使者到土尔扈特,希望与之合作共同夹击准噶尔,但沙俄政府认为准噶尔是自己盟友,未允许与清朝联手。
1761年渥巴锡继承土尔扈特汗位,那些年,俄国哥萨克不断侵入土尔扈特牧场,俄国有些贵族希望逼迫土尔扈特部放弃藏传佛教,改信东正教,两边的关系紧张起来。叶卡捷琳娜女沙皇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展开“俄土战争”,征用了大量土尔扈特骑兵,大量的土尔扈特青年男子死于与自己不相干的战争,内部怨气颇大。再加上听说准噶尔被清朝所灭亡,土尔扈特部决定离开俄罗斯返回家乡。
普京与卡尔梅克蒙古人聊天。
清乾降三十五年,即1771年初,渥巴锡将部众分为三路,共17万男女老幼,赶着牲畜浩浩荡荡“东归故土”,这是近世最后一次非常悲壮的民族大迁徙。沙皇派出哥萨克骑兵沿路阻击,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土尔扈部杀出一条血路回到新疆,人口和牲畜损失过半。
东归的土尔扈特部生活在今天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出发的时候伏尔加河尚未结冰,渥巴锡带走的是东岸主力部众,西岸一万多人就滞留在了俄罗斯,他们就是今天“卡尔梅克共和国”的主体民族。
普京访问卡尔梅克,会晤当地的藏传佛教僧侣。
俄国内战时,卡尔梅克人参加了白军阵营,在内战结束后遭到了苏俄政府的严厉惩罚,30年代在集体化与大清洗中损失惨重。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打到这里,大量的卡尔梅克青年参加了德国军队,组建了卡尔梅克自愿骑兵团与德军并肩作战。
二战末,苏军重新占领卡尔梅克,斯大林对卡梅克人实施了民族大流放,将他们驱逐到西伯利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主次大流放中损失。1957年,赫鲁晓夫废除了流放令,允许卡尔梅克人回归故乡。
卡尔梅克埃利斯塔广场。
现今俄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的人均GDP是8087美元,在各州和自治共和国中排名74位,那里有人口15万,首府是埃利斯塔。
在欧洲,蒙古人被称为为“鞑靼”,这个词正好与基督教“地狱里的人”谐音。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把留守的蒙古兵带回钦察草原,经过休整,选出一些得力头领,然后把已经征服的12个斡罗思公国的居民编成万户、千户,把选出的头领任为“达鲁花赤”去统治这些居民。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么大的区域,他还推出一个最有威望的大公,称为“全斡罗思大公”,帮他收取赋税。拔都就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来建立了王都,称为“金帐汗国”(意为“黄金部落”,汉译为“钦察汗国”)。
金帐汗国疆域最大的时候,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多瑙河,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及北高加索广大地区,拔都的13个兄弟被册封到各地去统治那里的人民,每人统治的区域称为“兀鲁思”。? 1255年拔都去世,他的弟弟别哥继立为汗。之后金帐汗一直是蒙古国的属国并延续了两个多世纪。1380年,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在顿河与蒙古军决战,将蒙古兵打败,从此打破了蒙古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蒙古人在欧洲的统治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随着元大帝国的灭亡,金帐汗国的蒙古后裔们逐渐被当地的突厥人,俄罗斯人同化,成为欧洲人种的一部分长期留在了那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个大话题。
目前欧洲的蒙古人基本都生活在俄罗斯境内。
而在俄罗斯境内的蒙古人有好几支,严格来说生活在欧洲的只有伏尔加河流域的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
卡尔梅克人就是西部卫拉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大部分在握巴锡领导下,在清朝逃回了中国,但仍然有一部分留下,成为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人在历史上被沙俄折腾的很惨。沙俄强迫卡尔梅克成年男人都要从军,经过多次俄土战争后,卡尔梅克人差点就灭亡了。
就是这种情况下,土尔扈特人才杀光了境内的俄罗斯人,逃回了中国。
留在俄国土地上的卡尔梅克人,仍然是炮灰角色,继续为俄国作战。
他们被迫参加了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俄土战争。
1920年,卡尔梅克人成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州,1935年成为自治共和国。
卡尔梅克人的地盘也不算小,大概7万平方公里,此时他们已经放弃了游牧。
但卡尔梅克人是弱小民族,在俄国始终是无足轻重的角色。
2010年,卡尔梅克人只有10万人,几十年前就更少了。
在苏联内战时期,大部分卡尔梅克人支持白军,因为白军会保留他们的传统,红军则要改造。
大批卡尔梅克人成为弗兰格尔将军与邓尼金将军的部下。
红军为此在卡尔梅克人地区多次大规模镇压,死了很多人。约6万卡尔梅克人在1932年到33年的大饥荒中死去。
部分卡尔梅克人被迫出逃,散布在东欧各国。
即便如此,二战中,他们还是披挂上阵,组成骑兵部队。
但是,大部分卡尔梅克人是反苏的,他们认为苏联破坏了他们几百年的传统。
约5000卡尔梅克男人加入纳粹军队,组成了“卡尔梅克自愿骑兵团”。
斯大林对此勃然大怒,宣布卡尔梅克人是苏联的敌人,将他们全部流放到中亚与西伯利亚。估计有三分之一卡尔梅克人在途中或流放中死去。军队中的卡尔梅克官兵也大多遭到清洗或强行复员。
1957年,赫鲁晓夫允许剩下来的卡尔梅克人回家,1958年1月29日,成为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卡尔梅克作为一个自治共和国留在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
目前卡尔梅克人过的还不错。该国人口很少,只有不到30万,是典型的农牧业共和国,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以牛、羊肉生产为特色。
正常来说,这种国家是很穷的。
幸运的是,该国低下有着相当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光靠卖资源,也足以养活着20多万人了。
可惜卡尔梅克人并不走运,他们背靠能源大国俄罗斯,自己的能源出口受到很多限制。
目前能源出口收入和畜牧业收入差不多,并不算多。
所以卡尔梅克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也就是温饱而已。
除了卡尔梅克人以外,在欧洲的蒙古人就是鞑靼斯坦共和国了。
鞑靼斯坦共和国比卡尔梅克共和国要强大的多。
鞑靼斯坦的前身是喀山汗国,是由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的分支,后被沙俄吞并,成为俄国喀山省的一部分。
沙俄虽然被鞑靼人统治几百年,但对于鞑靼人有着民族歧视。
沙俄时期,鞑靼人这个词也有拾荒者的意思。
因为饱受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折腾,所以苏联解体以后,鞑靼斯坦坚决要求独立。
当时鞑靼斯坦有二三百万人口,鞑靼人占百分之六十。
俄罗斯为了留住鞑靼斯坦,最初了很多让步,给予该国很多特惠政策。
鞑靼斯坦的经济比卡尔梅克要好得多。这是因为喀山本来就是俄罗斯的一个工业基地。
鞑靼斯坦的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农业联合企业发达,是全俄一些产品的主要供应地—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和聚乙烯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汽车轮胎和卡车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合成橡胶产量占全国近一半。
蒙古国与美国建交三十多年,美国为何不在蒙古设立军事基地?
一边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一边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家能让你在他们中间建立军事基地??
蒙古国这个国家很尴尬,1946年独立,当时苏联给它撑腰,蒋介石不答应也得答应,
如今的蒙古可以说是自作自受,没海,没运输,啥子没有的都要进口,交通就不用说了,
可以说,这么多年,蒙古没挨打,没被侵略,那是娘家的功劳(中国),换在欧洲还是非洲又或者是中东之类的,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和军事国防,早就天天内战,今天这个打一下,明天这个攻一下了,美国设立的军事基地是多,但也要分地方,
韩国,李承晚那个时代就已经跪舔了,现在人家美国要收多保护费了,民众不答应了,有什么用。
日本,1945年认输之后日本就没有军队了,然后美国也是设立军事基地和收保护费,正常。
然后说蒙古,它的上下都是世界的顶级强国,人家怎么可能让你一个军事强国在这里设立军事基地,这无异于是开战,所以美国还是明事理的!!
小国的生存之道,其实在于平衡。
比如瑞士,为什么要做永久中立国?
除了本身的意愿之外,他们知道周边又是法国德国或者东欧国家强手如林,如狼似虎地环伺周围,自己完全难以招架。
这也就是为瑞士对谁都不偏不倚地原因,也正因如此,纳粹在二战横扫欧洲大陆,连法国都灭了,但是却没有入侵瑞士。
因为中立久了,平衡惯了,就自然“人畜无害”了。
另外,二战后联合国为啥很多机构都能设立在瑞士?诸如日内瓦、伯尔尼都是众多联合国机构所在地,就是因为瑞士长久以来以中立和平衡自居,获得了国际认可。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蒙古曾经再2015年提出,要成为“永久中立国”的原因。
虽然如今蒙古基本不怎么提这个所谓的“永久中立国”了,但是这说明该国确实从历史上学到了很多经验,也从别的国家身上看到了平衡外交的好处。
因为历史上蒙古就曾吃过“一边倒外交”的亏,因此学聪明了。
这就是冷战前的几十年里,蒙古成了俄罗斯的半个附属国,甚至连蒙古文字都已经俄罗斯化。
如今的蒙古文字是俄语西里尔文的拼写模式,而不是1000多年前创立并流传下来的蒙古文字。
木叔接触到的一些蒙古人,他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很俄化了,或者说西方化了,在家里吃饭都分餐制,把饭菜做好了,家里有几口人,就分几份儿端上桌,而不是像传统蒙古人那样围坐一起夹一盆菜。
这些都是蒙古人“一边倒外交”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发生的改变。
(普京访问蒙古)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平衡外交,让蒙古的经济长期受到制约。毕竟当年俄罗斯的经济过于僵化,和东欧国家组织的什么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也是对经济规律不尊重,片面强调国际分工,让蒙古的经济成为俄罗斯经济输血的一部分。导致该国经济长期得不到全面发展,以至于如今蒙古也是全球比较贫困的国家。
另外当年俄罗斯在蒙古部署了大量军事基地,等于把蒙古当作了前线地带,当然更难以有经济上的大发展。
冷战后蒙古痛定思痛,就开始走一条平衡外交之路了。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如今和所有的邻居关系都不错,并且和全球主要大国,无论是美国、日本、欧洲还是印度,关系都很好的原因。这也是蒙古“第三邻国”的外交方针真谛。
(蒙古总统访美)
所以美国不可能在蒙古设立军事基地,蒙古历史上已经吃过一次亏了,不可能在吃亏了。
但是虽然美国不会设立军事基地,但蒙古和美国人的军事合作并未减少,甚至可能和北约也有军事合作。
这个多少可能会让俄罗斯有点紧张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蒙古国回应未捕普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蒙古国回应未捕普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