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奶昔5n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奶昔5n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摄影领域,为什么某些人非常讨厌索尼?
其实还是因为用的人少,吹的人多
索尼大法好这句话都听过,其实圈内大部分人尤其是懂的人都知道索尼的机器不差,像素、对焦、宽容度比其他厂商好太多,但为啥很多老法师不喜欢? 很大原因在于已经习惯了目前的设备,尤其是佳能的机器,年龄大的基本都用CN家的,S家基本就是拍视频的工作室和年轻人 学生较多一些。很多人如果第一次用索尼的机器就知道操控难受 系统菜单太烂,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去学习上手,所以其实索尼的微单在一些老法师圈子内并不特别受待见,不过比15年前好多了,一方面的确是未来趋势 > 无反相机,二是在视频领域目前看来索尼的机器还是比较专业和受用户青睐的。
感谢邀请,还是我来点不抄不摘,实打实的干货回答吧!有些人的回答实在叫人哭笑不得……
这是由于索尼以前的数码单反/单电相机造成的。
我要是没记错索尼a99二代以前,包括a99二代,所有型号的数码机身都有一个通病——暗光条件下,噪点控制和同时代佳能、尼康机型相比不佳,相机感光度(俗称“高感”)颗粒感比较严重以至于画面纯净感下降,ISO400以上逐渐拉开距离。这是后期主因。
还有,索尼当年收购美能达相机事业部,新老东家过渡造成了一定时间内的研发受阻,一定程度上的产品断档,后来打上Sony标的新机型在用料、做工上也有所下降,这导致了大批原有的美能达粉的不满,继而转门……这是前期原因。
第三,索尼相机后来开发的半透镜单电过渡至无反,创新的取景、拍摄原理使得原有的老用户从很不习惯慢慢到习惯,这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在吸引新用户的同时也损失了部分比较保守的老用户。这是另一个原因。
三者叠加,放大,就这样啦!直到索尼推出a7一代以后才逐渐好转。
摄影领域有些人确实不太喜欢索尼,但这并不能说明索尼不好,这种不喜欢是分情况的:
钟爱单反的老用户不习惯用索尼微单
索尼是摄影领域的后来者,虽然它在基础感光元件、广电视频设备、专业电影机行业早就是占有一席席位的,但在民用照相机领域,索尼曾经最擅长的是家用卡片机,可换镜头相机做得时间要比佳能、尼康晚很多,是收购了美能达之后才开启这项业务,属于后来的逆袭者。并且索尼早早就放弃了单反相机的开发,而转到无反相机领域,在全画幅微单上独树一帜,搅和了可换镜头相机的阵地。
这样的一个挑战者、逆袭者、尝新者,对于习惯了单反机型的用户来说确实很难在算时间内接受。因为虽然无反相机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机种,但在使用习惯、拍摄侧重点方面还是与传统单反相机有差别的。
例如非常典型的一个方面就是取景方式,索尼微单全是电子的取景方式,要么是屏幕,要么是evf,根本没有光学取景系统,这就被很多习惯了光学取景器的用户所排斥,认为这种东西像玩具,不专业。其实这种观念已经落后了,现在较新的机型,电子取景器速度同样很快,并且可以预览曝光,单反优势已不大。
早期无反微单的对焦系统也是被广大单反用户所诟病的一方面,但看看现在,无反的对焦速度已经和单反没有差别,并且在对焦精度上更为精准,对焦方式上更为智能,对焦区域上更为广泛,反而将劣势变成了强项。
老单反用户的观念很多还停留在几年前,没意识到这几年微单的发展速度之迅猛,所以还在口头上说不接受索尼这种机器。但喜欢单反或无反也是个人喜好问题,无可厚非。
索尼相机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索尼虽然在全幅无反机型上闯出了一片天地,但它毕竟不是做相机的老手,在一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导致一些用户对索尼不是很满意。
比较典型的几方面,例如菜单繁冗不清晰,这会让操作者在新入手后感觉到困惑,比起佳能尼康沿用了多年的相机软件系统,索尼显得还稚嫩了一些。
还有诸如机身持握手感,过于棱角分明,让拍摄者持握起来没有佳能那样舒服,细节设计上不是很到位。
另外,例如屏幕触控设计、相机色彩科学这些方面,索尼并没有做到人人都能接受,因此产生了一些不同声音。
索尼相机定位与传统相机有一定区别
索尼的无反相机更注重综合性能,除了传统摄影用途外,更注重视频摄制,因为这也是索尼的一大技术强项。很多尝试索尼机器的用户更多是拿它来拍视频的。什么高帧率、高分辨率、log色彩模式、高采样率等等视频拍摄性能指标,都率先比竞品更早给出。
这使得一些传统摄影用户不对此买单,认为这些性能与摄影无关,不想多花钱买视频机。所以,很多传统摄影用户更关注老牌相机厂家的产品。
个人认为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一些摄影圈的朋友不太喜欢索尼。但是,随着相机无反化的趋势,以后各品牌相机都将大力开发无反机型,单反相机份额将逐步缩减,喜欢与不喜欢索尼,大家都得面对索尼掀起的这股无反风潮。
讨厌索尼非常正常,我以前也讨厌它。索尼本来就不是相机的专业商家,也没有自己专业的镜头,色彩系统非常不专业,除了感光片优势,其他的都很一般。真正关注索尼是在它出了rx1相机之后给人看到了希望,之后的E卡口和A7和后来的G镜头,越来越专业化。特别是电子取景器像素达到九百万,刷新率高达240帧/秒之后,处理器速度和对焦速度太快了,彻底甩开反光板取景器相机的性能一条街。并非索尼这个品牌有多使人喜爱,而是它做出了一款满足摄影爱好者几乎所有期待的功能。
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难回答准确,相机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喜欢索尼是因为索尼在无反上创了新,总体上降低了相机尺寸和价格,核心技术确实比较领先,宽容度高感连拍都有优势,这我不多说了。恨它是因为索尼比较忽视消费者的需要,我都怀疑索尼的工业设计部门是不是都被老板股东忽略了,翻转屏触摸屏这点小事就不愿意提供,好不容易提供了,型号一变加4000块(a6000变6300加2000,6300变6400加2000),而对拍照片的,核心功能除了对焦变化很小。
半幅长期没有好用的镜头,16—70要4000多,18—105每次关机镜头要回位,这样坚持了快6年,看佳能出了18—150才出了18—135对应。然后新出的全幅镜头除了套头普遍贵,尤其是光圈大的变焦头,以至于腾龙的28—75发布后一路涨价。
抵触的太多了,有的说索尼黄,像得了肝炎。索尼固然黄,其实暗光下还特蓝。但佳能真的偏浅偏红,以至于美颜到不真实就没人骂。佳能尼康没做无反时,天天有人说无反不如单反,各种造谣,还有说小的手感差,就要大。我想说你可以买个小的再配个大木框,不就威风凛凛啦?很多佳能的软文写得完全罔顾事实,太坏了。说到这,佳能有佳能的优势,它照顾消费者的需求,自拍美颜触屏操控都体贴,比技术狂强多了,其实相机行业技术差别有时候可以忍受,相机功能取舍不好才难受。佳能镜头还便宜,还多。
最后说歇斯底里,与索尼有杀父之仇的,这类人水太深,不光有黑索尼的,黑什么牌子的都有,黑索尼佳能最多。特点是张嘴就骂,语言匮乏,祖宗奶奶的骂,根本不是普通人的脑回路。你要是不信有这种人,请百度相机入魔四个字,这个网站的管理员在每个信息下面都嘛差不多同样的脏话,都是骂索尼的,网站不显示人名,但明显都是他自己,坚持好几年了。这要是没薪水,我觉得坚持不下来,就是太low了,也不知掏钱的老板怎么想的。
人家日本人的厂商背后利益错综复杂,都是一伙的,一群中国人那么疯狂的替他们卖命也是服了。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国厂商能杀入这个市场,要是华为小米大疆来干,保证技术更新快,还体贴消费者。当然这个不切实际,日本人团结着呢,这个行业很难进入。
奶昔5n参数?
奶昔五N参数是指制作奶昔时所需的5种标准参数,包括牛奶、冰块、糖、香草精和主要调味品。
其中牛奶是主要的原料,提供饱满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冰块则是让奶昔变得更加清凉和美味的必要物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和香草精,使口感更加丰富,而主要调味品则需要根据不同口味的需要进行加入,如巧克力、水果等。在调制奶昔时,必须严格按照比例搭配以上五种参数,才能制出口感和味觉都达到最佳效果的奶昔。
无反有哪些值得转接的老镜头?
本人之前主用使用佳能的5DSR,前后进了3只徕卡定焦R口老镜头,分别是:R28/F2.8,R50/F1.4,R90/F2.8,都是3-40年的老头。
后来又先后进了两个无反微单,Sony a6300和Fuji XT-30,在这两个微单上,这几只定焦老头成了主力镜头。
相比单反相机,在微单上使用机械老镜头有如下两个好处:
1/外观上:这种老机械头,没有电子控制部件,机身比较紧凑,装在单反机身上的时候有些头轻身重,看起来有失衡的感觉;但装在同样小巧的微单机身上,简直是绝配,非常合适养眼;
2/手动对焦方面:老机械头,都是手动对焦。在佳能单反上使用的时候,虽然转接环可以增加电子接口,但合焦提示还是非常难以操作,特别是在大光圈的时候。Sony微单和Fuji微单,都有手动对焦辅助功能。Sony是峰值对焦,Fuji有峰值、裂屏和棱镜多种对焦辅助。我比较习惯使用峰值对焦,通过色彩峰值判定合焦,配合对焦放大,设置好快捷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另外,无论是Sony微单还是Fuji微单,我都转接用过佳能EF头。个人的体验EF头在这两个品牌的微单上差距还是挺大的。
1/Sony使用佳能EF口镜头:
佳能 EF口 转Sony E口,虽然可以支持自动对焦,但对焦比较慢,经常有拉风箱的现象。也可能是我转接环的品质问题,我的转接环是莱纳的,比较便宜。适马的EF/E转接环价格比较高大上,不知道实操效果如何。
2/Fuji使用佳能EF口镜头:
富士XT-30使用的Fringer转接环接佳能EF镜头,对大多数佳能镜头都可以完美适配,自动对焦很快捷。我转接过的镜头有:Canon 100/F2.8, Canon EF 24-70/F4,Canon 17-40/F4,Canon 24-105/F4,Canon 100-400/F4,蔡司 21/F2.8, 蔡司 135/F2.8,适马14-24/F2.8。 只有一个适马50的头不能自动对焦。 自从买了适马14-24后,我的Canon 17-40头在佳能单反上都不怎么使了,现在反而成了我Fuji XT-30的挂机头。但EF头挂在XT-30上有点显得头重脚轻,17-40拿掉遮光罩后,还算是凑合吧。
无反有哪些值得转接的老镜头?
看你是哪个品牌的无反了
我的尼康70年代的老头很多,用来拍相片和视频我也出这不少好看
Auto 50 1.4 才600多元,手动对焦是很给力
还用这雅西卡28 F2.8
尼康Auto 135 2.8
我个人认为实用就算是值得
光是好玩,玩两次就出掉,算不算值得也不知道
看你自己了
其实你能想到的几乎都可以转接
只是机身有防抖就更好了。
几年前借了公司一台闲置的50d后,对单反着了迷,起初肯定是对虚化的背景非常喜爱,后来渐渐了解到不通焦距和光圈对图片的影响,后来又听说全幅比殘幅更好,好了现在有了全幅也上了红圈,又听说转接这回事,好多老镜头质量都比现代头好,买了个潘太康,感觉手动太麻烦,出了,又打算入无反微单,据说有峰值对焦会很简单,想入全幅的大法预算有点高于是考虑入殘幅的奶昔5n,入了微单后,是买康泰时呐还是徕卡?还是直接蔡司电影头,可我不会玩diy,一路走来,何时是尽头?[捂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奶昔5n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奶昔5n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