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9月这些新规将实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9月这些新规将实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汽车免检新规9月1日实施、面包车8人座享受这个政策吗?
是否免检具体要看车辆的注册登记日期。注册时间不同 享受免检次数也不同:2010年9月1日(含)至2012年8月31日(含)之间注册登记的车辆,由于已检验过一次,可以适用免检1次的政策;2012年9月1日(含)之后注册登记的车辆,可以适用免检2次的政策;2010年8月31日之前注册登记的车辆,不适用免检,仍执行原检验规定。符合免检规定的车型:试行的6年内免检适用以下车型:非营运轿车(含大型轿车)、非营运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不能享受六年免检的车型:
1、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不属于免检车型。
2、属于免检范围内的车辆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交通事故的不享受免检,6年内仍按原规定每2年上线检验1次。
3、购车后长期未注册登记的不享受免检。自车辆出厂之日起,超过4年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不享受免检政策,6年内仍按原规定上线检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不参加年检属交通违法行为。处200元罚款,记3分;发生交通事故后会保险公司会拒赔。
驾考新规实施首月,郑州科三约考怎么样,通过率如何?
先来答疑:截至昨天(1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驾考新规实施已满一个月。郑州全市约考C1驾照科目三考试的人数只有约6400人,而9月份,约考人数达5.64万人,约考人数骤减近90%。
网上曾传说10月份考科目三的,过关率很低,吓得不少人到现在还没约考。还有不少学员害怕不适应新系统,不敢贸然约考科目三。
据了解,9月份,郑州全市各驾校约考C1驾照科目三的学员人数约5.64万人,10月份约6400人,两月相差近5万人。
10月前半个月,郑州不少考场参加科目三考试的只有四五个人,有的考场一天内只有1个人参加科目三的考试。下旬,各考场参加科目三考试的人数开始增多。
9月、10月,约考科目三的人数差距如此大?
9月,很多人想搭乘旧规末班车,所以人多。
10月,驾校怕替学员交补考费,劝学员观望,所以人数减少。
新规刚实行,有些考场也在调试、磨合中。
通过率如何?
郑州一驾校的培训部部长于湛介绍,10月份,他们驾校有两批学员参加了科目三考试,过关率达60%,“11月份开始,约考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江山路与三全路交叉口附近一个驾校的负责人介绍:10月初,参加科三考试的过关率很低,一次考试只有几个人能过。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培训,现在过关率提升到了60%至70%。
经二路与丰产路交叉口附近一所驾校的工作人员介绍,考试没有传闻中那么难,前几天,该校约考C1驾照科目三的10多个学员,都一次性过关了。
好了,驾考新规实施已经一个月,从本月开始,郑州约考科目三的人数有望回升。10月,约过科三的你,来说说考后感、过关没?给备考的小伙伴们一些经验建议。正在考驾照的你,本月约不约?
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呗!(X)
理财新规什么时候实施?实施后是否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损失本金?
谢邀。
1、理财新规正式实施的时间是2021年1月1日,过渡期是到2020年年底。
2、实施后,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购买人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所以当然有本金损失的可能。
3、银行理财市场是一个高达22万亿规模的大市场,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因为与银行表内无法做到有效切割,实际上受到的监管更为严格,理财新规则是允许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且在今后的销售和推广上也取消了诸多的限制,这样的情况,银行理财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毫无疑问,银行理财中一定会产生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相比现在理财产品都更有优势的产品出来,这个对于喜好投资银行理财的人来说其实是好事情。
4、当然,不好的方面也是有的,比如银行在理财部门的工作模式、人员结构、能力建设方面都需要转型,效果如何是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的。
什么是理财新规?
为促进统一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2018年9月份,银保监会正式制定并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理财新规(严格来讲应该叫做“资管新规”),新规里涉及到很多部分的内容,但主要针对的是银行,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只有两条我们要关注的:
一是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降至1万,这点对于我们是利好消息,可以以较低的金额参与到银行的里产品中获利;
二是规范产品运作,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化管理,就是说银行不能给理财产品定预期收益率,而是像基金那样按净值申购、赎回,也不能给客户进行保本承诺。其实这就是打破刚性兑付,要求银行不得再发行保本理财产品。也正是这点,让大家觉得以后的银行理财再也不安全了。
银行理财是否不再安全了?
其实,如果对于银行理财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保本理财产品一直以来都不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主力,我们以2017年为例,截至2017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非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22.1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5.05%;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7.3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4.95%。也就是说,在我国非保本理财(本金可能损失的理财)一直占据主力的江山地位,那以往这些非保本理财的安全性如何呢?
2017年,全国商业银行一共存续9.35万只理财产品,在全部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发生亏损的仅仅只有44只,亏损比例不足0.1%,而且已亏损的44只产品中,最终本金的偿还率平均值为89.24%,也就是说,投资1万元,遇到亏损的概率不足0.1%,即使不巧真的碰到了,最终还可以收回8924元。
本次的理财新规,只不过是把保本理财给剔除了,以往如果说你投资的1万元不巧刚好是那0.1%,1万元亏损了1100元左右,那么银行会帮你把这部分本金补足,现在的规定是不不允许银行这么做。虽然这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利的消息,但是考虑到亏损的概率以及亏损的比重,其实这个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总结
资管新规的大部分内容均为规范银行的理财业务操作,比如理财产品不得在“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什么叫嵌套?举例来说,你买了某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但实际这个理财产品的投向是某一个信托计划,相当于理财产品这个大娃娃里面装了一个信托小娃娃。这就是所谓的“嵌套”,每嵌套多一层,风险就放大了一次),所以规范银行的操作行为,银行理财发生风险的概率就更低了,上述的44只以后可能就转变为不足4只。
综上所述,银行虽然不再承诺保本,但是我们遇到亏损本金的概率并不一定会提高,甚至可能还会有所下降,所以资管新规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是利大于弊。
您好,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时间是2021年1月1日,过渡期是到2020年年底。
资管新规的核心是"破刚兑""净值化""非保本"
打破了原有的理财到期兑付资金池,因此要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银行不再兜底,投资者需自负盈亏。@头条财经
理财新规的过渡期到2020年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2021年1月1日,理财新规的重点内容大家都有所耳闻,就是要求银行不得对理财承诺保本保收益,也就是我们说的打破刚兑,从理论上讲既然没有刚兑那么也就意味着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可能会损失本金,题目说的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实际上并不会有这么严重,因为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都是一些债券型的产品,即使是以后要求发行净值化理财,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银行理财产品与券商的产品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银行理财多投向于非标资产,主要配置的是债券、非标的债券资产、银行存款和买入返售资产,从过往的数据看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不足10%,所以总体上银行的理财产品以稳健型居多,也就是我们平时指的R2以下的产品,平均收益率都比较低,下图是2018年在售的理财产品的结构图,可以看出收益率在2.5%-5%占了一半以上,这些产品通常都是一些债券型或者以债券为主要配置资产的混合型理财产品,本金损失率是非常低的,基本都可以实现保证本金。
而从过去一年的数据来看,根据已经公布的2017年中国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发行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为173.59万亿,而其中“一级”风险等级的产品募集资金44.55万亿,“二级”风险等级的产品募集资金99.95万亿,合计144.51万亿,占比高达83%,这一数据就表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稳健为主!
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过去一年,全国562家银行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数量为9.35万只,在全部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发生亏损的产品仅仅只有44只,却大多数是外币理财业务,并且在亏损的产品中本金的平均偿还率高达89.24%,也就是说,平均2.3万只理财里面才有一只会亏损,并且本金也不会全部损失,最大损失才11%。
所以说,不管理财新规实行与否,银行理财产品都一只在围绕自己的客户群体去打造产品,银行公信力不是建立在刚兑的基础上,而是在产品设计上本来就是低风险产品为主打产品,所以违约率是非常低的,即便是以后净值化理财,这点也不会改变,有可能会损失本金,但是问题不大!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告诉题主朋友,银行理财新规自银保监会发布之后就开始实施了,银行理财产品将迎来一系列变化,新规也将对22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从具体情况看,随着理财产品销售起点大幅降低,银行理财市场有望继续快速增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运行平稳,6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元,7月末为21.97万亿元,8月末为22.32万亿元,新规实施之后,可能会使商业银行理财规模有所收缩。
目前理财新规的主要几条内容:一是门槛降低,5万元起售点降至1万元,有利更多投资者参与。二是银行不得宣传预期收益率。减少对投资者误导。三是个人首次购买需进行面签。避免银行把风险过大的产品卖给投资者。四是私募理财设置24小时投资“冷静期”,可避免风险。五是规范销售渠道,实行专区销售和双录,避免出现纠纷时各执一词。六是公募理财产品可通过公募基金投资股票,有望给股市带来资金利好。
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打破刚兑,做到“违者尽责 买者自负”,购买银行发行不太好的项目的理财产品,由于银行成立了理财子公司,实现单独核算,实现风险隔离,就有可能形成亏损,如果银行理财子公司亏损了,投资者的本金就有可能损失。
但大家也不要太过担心,这种事情在银行来说,概率不大,该购买还得购买,投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得要担一点风险,无论如何总比股市和其他到联网P2P平台的投资要安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9月这些新规将实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9月这些新规将实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