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0后开始痛风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10后开始痛风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尿酸发展到痛风需要多久,怎么预防?
【2018.5.24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
一、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7mg/dl),女性>357umol/L(6mg/dl)即可诊断高尿酸血症。
并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有痛风症状,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才发展成为痛风。
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已有高尿酸血症、痛风、有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浓肉汤、啤酒,其次为海味、肉类、豆类等)。鼓励多饮水,使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2)碱化尿液:尿酸在酸性血液中不容易溶解,当高尿酸血症患者尿pH值小于6.0时,需要碱化尿液,可服用碳酸氢钠,一般每次0.5~1g,一日三次,将尿pH值维持在6.2~6.8最为合适。
3)降尿酸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血尿酸值>8mg/dl给予药物治疗;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9mg/dl给予药物治疗。降尿酸药物包括:①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②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奥昔嘌醇、托洛司他等;③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如拉布立酶、聚乙二醇尿酸酶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到痛风的人只占高尿酸患者的10%左右,90%的人都是一直保持高尿酸血症状态,高尿酸血症发展到痛风的时间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有家族痛风史的病人有可能1到2年就发展成痛风,而一般人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并且发展比较快的人,知道自己得了高尿酸血症,还是三天一顿小龙虾,五天两顿小啤酒式的乱吃,这种病人有可能1到2年也能发展成痛风。
高尿酸近几年的高发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大鱼大肉的不稀罕,特别是有些地位的人,饭局不短,海鲜加啤酒更是常态。在经济不发达的八九十年代沿海地区渔民患痛风的非常多,是因为他们每天吃哈喇等海鲜就和我们北方人吃馒头似的,再加上喝酒,就很容易导致痛风。
还有就是日本这个国家的痛风发病率比我国还要高,所以对痛风研究比我国要深入,大家所熟知的非布司他就是日本研发成功的。高尿酸血症是因为基因变异导致的,根据最新资讯,日本正在研究改变基因结构的方法,让我们拭目以待,没准几年后或是几十年后会有彻底治愈痛风的方法。
日本人是如何防治高尿酸血症的呢?他们的方法或许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第一:黄嘌呤氧化剂非布司他只适合痛风发作患者,无症状高尿酸患者即使小剂量给药也不可取,因为有可能导致痛风发作。
第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建议分级治疗,尿酸低于500的,可以通过食疗,多喝水,忌酒忌食用高嘌呤食物来达到降尿酸目的一般效果明显;尿酸高于500但低于560的,建议小剂量给药,主要选择苯溴马隆或是别嘌醇,一般是正常剂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尿酸高于560的建议按照痛风病人用药剂量的一半给药。
第三:食疗的方法和国内差不多,都是忌酒和海鲜,多喝水等等,但是有一点比较重要,那就是日本人饮食比较清淡,而中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口味较重,放的盐比较多,这是加重肾脏负担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而且不容易发觉,日积月累,慢慢肾脏就会出现问题,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是雪上加霜,一定注意。
如果是出现了尿酸的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可能会发展成为痛风,但是一般只要是积极的进行尿酸的控制,一般可以有效的预防发展成为痛风。
因为痛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尿嘌呤代谢的异常,从而导致体内的尿酸增高。如果是体内的尿酸持续升高,当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导致痛风症状的发作。
因为尿酸的持续偏高,是引起女性痛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是出现明显尿酸偏高的情况下,而且短时间内不尽快的进行控制,任由尿酸持续偏高,一般在在5-10年的时间,就是存在发展成为痛风的可能性的。
所以为了避免持续的尿酸高引发痛风,既然已经发现存在尿酸升高,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控制,比如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戒酒,因为酒精尤其是啤酒,对于体内的尿酸升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一定要少吃或者是尽量不吃海鲜类的食物,因为海鲜中的嘌呤含量是非常高的,如果是吃的太多,容易引起嘌呤的升高。同时动物的内脏、太油腻的食物都是容易引起体内的嘌呤升高的,所以平时的时候也是不要吃的太多。
平时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蔬菜水果,对于控制体内的尿酸升高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平时的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身体的代谢速度,可以有效的降低体内的尿酸。
高尿酸发展到痛风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因为只有超过它的极限才有可能发展到痛风,所以说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饮食,还有就是多喝水,或者也可以选择使用药物来预防。那么具体需要怎么预防呢?
第一,高尿酸的人多喝水对身体是很好的,只有大量的喝水才可以增加患者每天的排尿量,增加排尿量的目的就是降低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如果患者不是很爱喝水的话,也可以每天让患者吃大量的水果,是因为水果中也是有大量水份的,也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尿酸,然后慢慢的就可以缓解患者高尿酸的症状,从而就可以预防高尿酸过度成痛风了。
第二,高尿酸的患者一定还要多注意饮食,最好是选择低嘌呤的食物,如果高尿酸的患者最主要的就是要戒烟和戒酒,因为烟和酒可能会让你在短时间内从高尿酸变成真正的痛风患者,另外在饮食上还不能吃牛羊肉,动物的五脏六腑,饮料什么的也是都不能喝的,如果说你吃高嘌呤食物的话,对预防痛风是很不好的,只要坚持吃低嘌呤食物的话,就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了。所以一定要多注意你的饮食。
痛风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而且一旦发作的话,是很严重的,可以让你在睡梦中惊醒,所以说一定要按我说的方法去做,只有这样才可以预防痛风是发生,平时最好不要熬夜,要养成按时休息的良好习惯,还要多喝水,最好每天都要喝200到500毫升的水,只有降低你的排尿量,才可以预防痛风。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一、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定义及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指因体内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在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可诊断。
高尿酸血症的人,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称为痛风。
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者最终均出现痛风,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痛风表现没有绝对关系,约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才会发展成痛风。
但是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控制尿酸水平仍然十分重要。
二、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对于未发展为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先治疗性生活方式调节,包括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多饮水,每日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已有高尿酸血症、痛风、有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饮食宜低嘌呤食物为主(具体前文已述,若有兴趣,请翻阅)。
无症状HUA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者心脏疾病(包括高血压、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异常),血尿酸超过480umol/L,需要药物治疗。无上述危险因素及疾病的,血尿酸超过540umol/L时使用药物治疗。
目标:为了促进尿酸晶体的溶解和防止晶体行成,血尿酸应小于357umol/L。
备注:具体药物选择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后选择。文若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痛风的起因及注意事项?
痛风的主要病因和生化表现是血尿酸升高。而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又有很多种,比如一些疾病或药物可以引起尿酸升高,这种叫做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的饮食是平时第一要注意的事情。其次如果痛风发作之后,必须要监测血尿酸。血尿酸的水平要控制在250-300umol/L之间,能够维持半年以上,才能算稳定。
为什么患痛风了?实际上,痛风的起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分。
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有数据显示,在痛风患者中,10%~25%有痛风家族史。
而后天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爱喝酒
酒精本身含有嘌呤物质,加上它还能够促进体内尿酸的合成,且大量饮酒会导致肾脏排出尿酸的功能降低,这一系列的原因都使得患痛风的概率大大增加。
2、暴饮暴食
吃的东西越多,体内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尤其是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鸡鸭鱼肉。
3、肥胖
肥胖是促使尿酸升高的最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都有尿酸过高的倾向。
4、长期压力大
有研究表明,过大的身心压力会导致体内尿酸的升高。
5、经常做剧烈的运动
运动不是对预防痛风是有利的吗?的确是,但,有一些需要咬紧牙关而拼命坚持的剧烈运动反而会让尿酸升高,如经常做俯卧撑、赛跑等,这些运动过程中会使用身体中的能量源——ATP,这会增加尿酸的产出。全民健身时代,剧烈运动这一点,往往是年轻人容易忽视的。
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痛风患者已达上千万。痛风不仅偏爱老年人,也会盯上年轻人,每个人都需提高警惕。
痛风,到目前为止,治愈是一大难题。但相对于事后补救,我们完全可以做好事前预防,大大降低自己患痛风的概率。所以,从不良生活习惯入手,把痛风扼杀在“摇篮”。
这里还需要提醒的是,患上痛风,如果置之不理或者不做专业治疗,不仅会引起关节破坏和畸形,还可能让肾功能受到损害。
所以,发现患病后要及早的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平时也要注意远离引发痛风的“起因”。
痛风怎么回事?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发作性的急性关节炎,多单关节发作,局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尿酸大量沉积到组织间,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急性发作可以口服依托考昔片抗炎止痛治疗。疼痛缓解后可以用苯溴马隆或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严格忌口,低嘌呤饮食。严格戒酒。
痛风是由于长期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代谢综合征,痛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痛风关节炎、痛风性肾病,长期血尿酸增高也会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和血糖造成不良影响。最常见的痛风临床表现,是间断出现的突发大关节红、肿、热、痛,以下肢大关节为主,最常见的位置是大脚趾、脚踝、膝关节等。痛风性肾病的主要特点,可以表现为轻微蛋白尿、血尿、肾结石、肾积水等,严重的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的病理基础是血尿酸增高。男性血尿酸超过416umol/L,女性血尿酸超过357u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出现痛风的症状,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称之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只有少部分患者在病程的某个阶段会出现突发的关节肿疼,以及出现肾脏受累的表现等等。
痛风的出现,主要就是由于体内尿酸不断升高所引起的,随着尿酸盐结晶的不断沉积,会使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疼痛感明显,严重的还会引发关节变形。
对于痛风人群来说,很多人都知道戒酒是第一大事,毕竟一喝酒痛风必发作,准点率高达百分之100。这是因为喝酒不仅会使体内的嘌呤含量增加,而且酒精进入人体还会产生乳酸这种物质,乳酸则会起到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所以喝酒痛风很容易就发作。
但医生也提醒了,要远离痛风,光戒酒还不行,还有3方面注意到,才能彻底把尿酸降下来。
1、避免高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高汤、浓肉汤等痛风患者应该完全避免;中嘌呤食物,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等应该严格限量,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食用。平时的饮食要多以低嘌呤食物为主,这样才可以避免尿酸继续升高,再次诱发痛风。
2、不要喝太多甜饮料
甜饮料中含有的糖分特别高,而不少人戒酒之后都喜欢喝饮料来代替,但是这样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糖分在体内分解的过程中,会使嘌呤含量增加,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几率。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一瓶小小的果汁饮料,这对痛风患者来说也会造成伤害。除了甜饮料之外,含糖太高的甜品糕点等也要注意。
3、别忽视降尿酸食物的摄入
痛风患者想要彻底降尿酸,光靠忌口也还不行,日常配合降尿酸食物的摄入,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尿酸排泄,把尿酸降正常,从而缓解痛风远离痛风。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有一些具有药用作用的食物,就具备降尿酸的功效。比如葛条、山栀、菊苣、玉米须、桑叶、百合等,这些食物日常食用不仅对降尿酸有帮助,而且将它们搭配起来,制成葛条山栀酵液来饮用,还能促进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并抑制尿酸的生成,达到明显的降尿酸效果。
痛风,关节红肿热痛,这种情况往往来势汹汹,来的时候总是没有预兆。
风湿的来源是什么?痛风属于 “痹症”类范畴。像湿热瘀阻,寒湿阻络,痰瘀阻络等,都易导致痛风,但以湿热瘀阻比较常见,血液的运行受到干扰,就会表现出疼痛、红肿等症状。
那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改善?
拟方:车前子、大黄、泽泻、防己、川牛膝。此方可以利小便通大便。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尿酸过高的表现,而尿酸的排泄,一是肾脏,二是肠道。
车前子,泽泻,防己入肾,均有利小便的功效。而大黄,去脏腑积滞,通大便,让肠道干净。使大小便通畅。
车前子与其全草车前草均甘补,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泽泻与车前子同样甘补,清热利水。
防己和大黄均以苦寒而清身体杂质,可以利水、祛风。大黄除了清脏腑积滞,它还有凉血逐瘀的功能呢。
川牛膝与大黄起到祛风逐瘀之效。如此,让肠道干净,肾中无浊,血液通利,痛风自然会消失。
在我们体内有一种被称为嘌呤的物质,它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同时也是作为能量供应源、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嘌呤代谢在人体内发生紊乱就可引起痛风。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0后开始痛风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0后开始痛风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