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巨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巨柏科属简介
- 2、林芝巨柏的分布
- 3、巨柏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巨柏科属简介
巨柏科是柏科(Cupressaceae)下的一个分支,属于裸子植物门,松杉纲(Coniferopsida),松杉目(Pinales)。它在属数中占据领先地位,是该科中成员最多的一个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具有树脂特性,叶对生或轮生,形态多样,如鳞片状或线形,其球花小巧,单性同株或异株,位置多变,顶生或腋生。
巨柏又名雅鲁藏布江柏木柏科柏木属下的一个种。巨柏是1974年在西藏东部发现的一种特有植物,分布区狭窄。巨柏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朗县至米林附近的沿江地段,甲格以西分布较多,在其支流尼洋河下游林芝以及波密也有分布。
柏木属包括20种以上,分布于北美、东南欧及东亚与南亚,常绿乔木。小枝上着生鳞叶而成四棱形或圆柱形,稀扁平,叶鳞形,交互对生,或生于幼苗上或老树壮枝上的叶刺形。球花雌雄同株,单生枝顶,雄球花长椭圆形,黄色,有雄蕊6~12,每雄蕊有花药2~6枚,药隔显著,鳞片状。
林芝巨柏的分布
1、巨柏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朗县至米林附近的沿江地段,甲格以西分布较多,在其支流尼洋河下游林芝以及波密(易贡)也有分布。海拔3000年-3400米江边之阳坡、谷地开阔的半阳坡及有石灰石露头的阶地阳坡之中下部,组成疏林,或在江边成行生长。为我国珍稀、特有树种之一。材质优良,可作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造林树种。
2、朗县米林到尼洋河中下游一带的河谷中,常有零星的柏树分布,塔形的树冠以及挺拔的树干十分惹眼,这即是西藏特有古树-巨柏(亦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树)。林芝县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树木十分集中,生长较好,是一片比较完整的巨柏纯林。
3、在西藏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的3000至3400米的沿江河谷地带,世界巨柏王的称号赋予了这片神秘的巨柏林。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集中了数百棵千年古柏的地方,它们的塔形树冠和挺拔树干引人注目,这些树木正是西藏特有的巨柏,也被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木。
巨柏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巨柏的叶对生或轮生,呈鳞片状而下延,稀线形。末端的小枝粗约2毫米,三四年生的枝呈淡紫褐色或灰紫褐色,叶鳞形,交叉对生,紧密排成4列,背有纵脊或微钝,近基部有一个圆形的腺点。巨柏的球花较小,单性同株或异株,顶生或腋生。
常绿大乔本,高25-45米,胸径达1一3米,稀达6米;树皮条状纵裂;生鳞叶的枝排列紧密,常呈四棱形,常被蜡粉,末端的小枝粗5-2毫米,3-4年生枝淡紫褐色或灰紫褐色,叶鳞形,交叉对生,紧密排成四列,背有纵脊或微钝,近基部有1个圆形腺点。
巨柏,一种常绿大乔木,高度可达25-45米,胸径1-3米,稀至6米。其树皮呈现出条状纵裂的特征。巨柏的生鳞叶的枝条排列紧密,通常呈四棱形,并且常常覆盖有蜡粉。末端的小枝直径约为5-2毫米,3-4年生枝的颜色为淡紫褐色或灰紫褐色。
巨柏是常绿大乔木,高达25至45米,胸径可达1至3米,其树皮呈条状纵裂,叶鳞形,球果次年成熟,适应于干旱多风的高原河谷环境。生长在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巨柏,年平均气温4℃,冬季最低可达-13℃,年降水量少,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质土。
球果的形态多样,包括圆球形、卵圆形或长圆形,成熟时珠鳞发育为种鳞,具有木质或革质的特性,成熟时通常开裂,但部分种类的球果则保持浆果状,不开裂。种子可能有翅或无翅,子叶通常为2枚,稀有情况下可有多枚。
巨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巨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