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苏峻,以及苏峻 智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苏峻生平
苏峻,早年乃一才子书生,曾任主簿,十八岁便因孝廉被举荐。永嘉五年(311年),乱世来临,他在家乡集结乡民自保,凭借仁政和对亡者尊重,赢得了众人的拥戴,成为一方首领,被任命为安集将军。司马睿闻其名,授予苏峻鹰扬将军之职,他南迁广陵并受命为将军。
苏峻占卜得卦不吉利,便徘徊迟疑不肯前进。朝廷军队被王敦击败,苏峻退保盱眙。淮陵的旧吏徐深、艾毅又请求朝廷任命苏峻为内史,朝廷认可,加奋威将军称号。 太宁二年(324年),苏峻又任临淮内史。
苏峻(?~328年),字子高。东晋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人[1]。少为书生,最初为主簿,年十八,举孝廉。永嘉之乱爆发,苏峻在家乡结垒自保,数千家归投,为青州刺史曹嶷所迫,迁至广陵。元帝时,因助破王敦和江南豪族沈充有功,任持节冠军将军,封邵陵公,食八千户。日后拥兵历阳(今安徽和县)。
苏武(前140—前60):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苏峻(?-328年),字子高,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人,安乐相苏模之子,晋朝将领。
生卒年:276—328 相关人物:桓温苏峻 生平简介 桓彝(276~328) 东晋官员。字茂伦,谯国龙亢人。桓温父。桓彝事迹杂考 谯郡龙亢桓氏出于曹魏嘉平之狱的刑家,居然能够在门阀政治的东晋时期,在王、庾家族势力就衰之后获得机会,上升到很高的地位,专制朝政,甚至一度改移晋鼎。
南土宿望 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顾众以为蔡谟传檄兴兵讨贼,理应居首功,蔡谟以为顾众首倡义举,并非自己之力,二人都上表朝廷,互相推让,成为一时美谈,朝廷封顾众为鄱阳县伯,授职平南军司,顾众不就。又拜为丹杨尹、本国大中正,入朝为侍中,转为尚书。
苏峻、祖约之乱背景
苏峻、祖约之乱源于王敦叛乱,晋明帝为应对局势,采取了引江淮流民帅刘遐、苏峻等入卫京师的策略,最终平息了内乱。然而,苏峻在平乱中立下战功,被晋明帝封为邵陵公,职位和威望日益增长,手握精兵万人,成为北方的军事强权。然而,苏峻逐渐骄纵,收容亡命之徒和隐匿逃犯,此举引起朝廷疑虑。
苏峻、祖约之乱种因于王敦叛乱中晋明帝引流民帅入卫京师之事。原来,晋琅邪王司马睿(即晋元帝司马睿)进驻建康后,对于率众南来的流民帅深怀疑忌,一般都使停留于淮河南北,不使过江。祖逖虽率流民过江至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但不得久驻,即北返中原。苏峻率众至广陵,旋亦奉命至淮北作战。
苏峻之乱发生的背景如何 苏峻之乱,又称苏峻、祖约之乱,是东晋年间发生的一场动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于次年攻破建康执掌朝政,庾亮则与江州刺史温峤推举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建立讨伐军反抗苏峻,同时三吴地区亦有义兵起兵。
苏峻、祖约之乱,东晋成帝咸和年间爆发,苏峻以历阳内史身份起兵,联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进攻建康。咸和二年,苏峻攻破建康,执掌朝政,庾亮与温峤推举陶侃为盟主,建立讨伐军反抗。同时,三吴地区亦有义兵起兵。此乱于咸和四年随苏峻战死和余众陆续被消灭而结束。苏峻,长广郡掖县人,仕郡为主簿。
另外苏峻之乱的背景还可以从祖约身上说起,他也曾经跟随着攻打过王敦,并在这之后在寿春地区负责防守,保护着北方地区。他一直觉得自己不管是名气还是能力都要比其他大将更强大一些,可是竟没能成为晋明帝身边的要员重臣,这让他十分的恼怒,并且还在心中以为是庾亮从中作梗。
日读《资治通鉴》(2024年3月18日)——晋成帝时期苏峻之乱(一)
司马衍,字世根,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子,晋第三位皇帝。东晋太宁三年,晋明帝驾崩,晋成帝即位,年仅五岁。群臣以皇帝年幼为由,请求庾太后垂帘听政,并重组朝臣权力核心,由庾亮、王导、卞壶共同辅佐朝政。
本文深入剖析了晋成帝时期苏峻之乱的关键人物庾亮的失误以及苏峻起兵失败的原因。庾亮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政策激进、打压异己、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和好大喜功。苏峻起兵失败的原因包括:在朝廷根基薄弱、拉拢盟友失误、缺乏明确口号和长远规划,以及幕僚团队的无能。
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苏峻率叛军攻陷建康,挟持晋成帝,控制朝政。庾亮在乱军中逃离建康,到寻阳投奔温峤。当时,庾亮还以太后的名义进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温峤以苏峻未平为由,拒绝接受任命。咸和三年(328年),苏峻军攻陷建康,庾亮出逃。温峤得知后,悲痛欲绝。
温峤听说苏峻不接受朝廷诏命,便要领兵东下守卫京师,三吴之地也要起义兵来护卫,庾亮都不同意,写信对温峤说:“我担忧西边(陶侃)甚于担忧历阳(苏峻),请足下千万不要越过雷池一步。” 十一月,孔坦、陶回向王导进言,请求“乘苏峻未到之时,急速截断阜陵的通路,把守长江以西当利等路口,敌寡我众,一战即可决胜。
咸和四年二月,联军攻克石头城,奋威长史滕含(《资治通鉴》卷94成帝咸和四年条记为建威长史滕含部将曹据)抱成帝奔温峤船。历时一年四个月的苏峻之乱终于被平息。 咸和四年三月因平苏峻功,温峤拜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达到了他政治生命的顶峰。
苏峻是什么人?此人差点成为开国皇帝,最后惨死乱军中
1、这位任性的名将正是苏峻。苏峻,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人,五胡乱华时期,他率领数百家泛海南行,到达扬州,坐镇一方。王敦叛乱时期,苏峻在平乱中立下战功,被朝廷封为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成为名震一时的地方实权派人物。
2、晋平苏峻之战中,一些重要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苏峻,字子高,长广郡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是士族出身,曾在永嘉之乱中自保,并率领数百户流民南下。他先后担任过东晋的淮陵内史和兰陵相,因军功晋升为鹰扬将军和冠军将军。然而,庾亮执政时,苏峻的兵权被削弱,后因不满被征为大司农。
3、起因很简单,温桥被苏峻打的一点脾气也没有,但仍然继续出兵攻击苏峻,颇有屡败屡战的意识。带领1万多人出兵攻击石头城。
4、苏峻派长史徐玮传檄文于各个屯落,宣扬王化,又收拾无主的枯骨埋葬,远近之人感激他的恩义,便推举苏峻为主。于是在海边的青山中演习军事。晋元帝司马睿知道后,任命苏峻为安集将军。 当时青州刺史曹嶷上表朝廷请求任命苏峻为掖县县令,苏峻以生病为由没有接受任命。
苏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苏峻 智米、苏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