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瞿同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瞿同祖清代政府地方行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封建社会的作者介绍
- 2、什么是封建性
- 3、瞿同祖的主要著作
- 4、瞿同祖的与赵利栋
- 5、我为什么推荐《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 6、法学必看书籍15本
中国封建社会的作者介绍
1、瞿同祖(1910-2008) 归侨历史学家。长沙人。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年赴美国,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研究员。后去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2、田昌五,这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于1925年7月13日诞生于河南省郾城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人生轨迹开始于对知识的渴望,194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一年,他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3、通常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会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根据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的各种关系,形成君主立宪制(英国、沙皇俄国、德意志第二帝国、日本等)、共和制(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等)。 不过也有特殊的变化关系,如中国由专制封建社会形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再越过资本主义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社会。
什么是封建性
意义不同。封建性指的是分封的政治制度,封建主义社会形态,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腐朽性指的是思想陈腐、制度败坏。
现在在口语的封建一词也指思想保守落后。瞿同祖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叙述的封建社会才是真正的封建,即分封建制。
洋务运动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这一方针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稳定。因此,其封建性显而易见。推动洋务运动的主体力量,多为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官员,特别是后党成员,这进一步凸显了其封建性质。至于洋务运动的腐朽性,主要体现在其管理方式上。
洋务运动体现了封建性,这是由于其本质上将“中体西用”作为指导原则,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 洋务运动的腐朽性则体现在其管理方式上。这种腐朽性主要表现在官员的腐败和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往往与封建体制的固有弊端有关。
如前所言,封建社会是一种等级森然的社会。迷信观念是封建主义社会思想观念层面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封建主义的一大特征。 西欧的中世纪是基督教的世纪。
瞿同祖的主要著作
1、《清代地方政府》是瞿同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1962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由范忠信等人翻译,2003年由法律出版社发行。《汉代社会结构》(英文版为Han Social Structure)是他在历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作,1972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译本于2007年4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法制史学习者的必读书籍。书中涵盖了家族、婚姻、车舆制度、法律特权、巫术宗教以及礼法关系等多个方面。尽管出版时间较早,但书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将礼引入法律的理念。中华书局在2008年对该书进行了重新印刷,使其得以继续传播和影响读者。
3、年春天,瞿同祖在美国接受了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的邀请,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他的研究日益精进,《清代地方政府》一书受到美国《亚洲研究学报》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对中国地方行政运作的全面解读。
4、瞿同祖先生1965年辞职回国。因文革,先在北京后回湖南,等候安排。1972年,英文著作《汉代社会》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1976年,被借调(1978年正式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76年与夫人赵曾玖应约合译的《艾登回忆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年,瞿同祖先生结束了海外生涯,毅然回国,期间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先在北京等待安排,后转至湖南。1972年,他的英文著作《汉代社会》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1976年,他被借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正式调入工作是在1978年。
6、期间,他撰写了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当时的写作条件极其艰苦,为了躲避空袭,瞿同祖和费孝通等一起住在了云南呈贡县的农民家里,每个礼拜都骑马到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到城里去上课,上完课又坐火车,再骑马回来。
瞿同祖的与赵利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赵利栋向记者描述。瞿同祖与费孝通竟然都是1910年出生,费出生一个家道中衰的地主家庭,而瞿则是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孙,家学更为渊源。两人都是早年成名,中年遭遇变故,不同的是费孝通晚年苦尽甘来,名利双收;而瞿同祖则是逐渐沉寂。
我为什么推荐《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1、本书的推荐理由有以下几点:首先,学习法律必须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制度,因为社会是法律生成的土壤。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习法律必须研究法律的实效问题,因为纸面上的法律是死的,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在阅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的过程中,我对其中关于古代家族和法律的描述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关于父权制度的部分,它揭示了古代中国家族结构中的权力集中和法律变迁。在古代,父权至高无上,拥有经济、法律和宗教权,家庭成员如子女、妻子、小妾等都受其严格管控。
3、推荐原因:本书针对历史中国政治法律制度系列基本问题的第一部专论,奠定了战国之后农耕大国政治法律构成的制度愿景。特点:通过对韩非子思想的解读,探讨了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适合对中国法律史感兴趣的读者。
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到了1961年,该书以《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为名,在巴黎和海牙推出了英文版,并获得了国际认可和赞誉。当时,这本书被认为是关于中国法律研究的西文著作中的佼佼者。
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如何紧密地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实例与判例,阐述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在法律中的重要性,是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精神和影响的必读之作。
法学必看书籍15本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综合运用历丛巧史、比较、实证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野宽广,气度优雅。该书是启蒙时期的代表著作,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和三权分立等思想。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埃里克·卡普兰 (Eric Kaplan)如果你喜欢《生活大爆炸》,就把它收了吧。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最具备学术意识的一本书。作者以自己的学术实践做到自我的总结、批判和反省。如果我们的学术都能建立在这样的一步步的积累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相信这才是中国学术的真正希望。 1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 一本“保守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的“激进”之作。
中国大学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经济法》《国际法》1《国际私法》1《国际经济法》1《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1《知识产权法》。这些都是每个学校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本书虽囿于时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西方的法学著作中,可称之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百科全书,也是西方法学最早的古典名著。
关于瞿同祖和瞿同祖清代政府地方行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