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伯克希尔市值破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伯克希尔市值破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巴菲特持有航空公司96亿美元市值还不够,豪言“还要买”,为何航空公司成了香饽饽?
因为这个世界的节奏正在变得越来越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生活节奏变快,工作节奏变快,这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趋势,时间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作为商务人士的主流出行方式,航空需求变得越来越有需求。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将会越来越多。
如果是通过火车等来实现交通,国家之间的界限往往是阻碍所在,地理条件复杂,通常会阻碍交通,而航空则不存在这种问题。未来全球化时代,人的流动速度和频率都要高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
而航空公司自然是赚钱的,这点是几乎毋庸置疑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巴菲特的投资不能简单理解成股票投资,而是要看他如何并购或垄断。从巴神投资铁路行业的历史来看,他买入美国四大航空公司的股票其实就是为最终收购其中某家公司所做的第一步。因此要从两个角度理解这件事。一个是巴菲特的投资基准,另一个是业态的变化!
首先看巴神投资基准
第一,他喜欢集中性投资
2016年底,1500亿美元的组合,只有47只股票。前10大股票市值占组合八成,前5大重仓股占三分之二,可以说巴神的股仓位都非常重;
第二,他喜欢长期性投资
巴神现在前五大重仓股中,排名第二的富国银行,排名第三的可口可乐,排名第五的美国运通,都是二三十年前建仓的股票,一直持有至今,中间还曾经大手笔加仓;
第三,他最看中消费和金融两大板块
三十多年前巴神投资消费股,可口可乐一直是第一大重仓股;2007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巴神逆势大量买入银行股,富国银行因此变成第一大重仓股。目前美国经济反弹,比金融危机之前涨了50%以上,此时巴神开始把更多资金转到并购,现在卡夫亨氏成了第一大重仓股。
三十多年来,无论经济怎么变化,行业怎么变化,市场如何变化,巴神选股的基准始终保持不变,即他看的是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盈利能力。美国经济复苏后,巴神手上有大量的现金要有去处,因此他只能只能买大公司。在大家普遍不看好科技股的时候,巴神开始投资科技股,2011年买入IBM100多亿美元;比如去年4季度,大量的对冲基金不看好苹果,都在抛售苹果股票,但巴神自己持有的苹果股份却安然不动,还加仓其他科技股。正如神所说“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其次,看业态变化
目前美国只有四个行业有巨无霸企业,即消费板块、金融板块、能源板块、科技板块。而前三个行业巴神已经投资很多了,并且好机会不多了。而曾经不被巴神看好的科技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比如IBM、苹果的盈利性和稳定性完全不亚于可口可乐。这些巨无霸企业逐渐满足巴神的选股基准。
人们会想起1989年,US Airways受到并购的威胁,公司高管向巴菲特求救。当时,巴菲特不愿意直接买股票,而是购买了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不过,巴菲特买入后这家航空公司的股票开始了漫长的下跌过程。等了几年,巴菲特清仓止损,后来巴菲特继续有不少航空公司的股票投资,基本上都是亏损,他因此曾赌咒发誓再也不会投资航空股。
但是30年后的航空业态已经和当年完全不一样了。近几年,美国航空业不断并购整合,四大航空公司占据了80%的美国国内市场份额,因此航空公司间的价格竞争相对较少,未来盈利空间广大。首先航空公司服务营收增长,得益于燃料成本下降,美国六大航空公司在2016年实现了连续第五年盈利,经调整后的利润总额约为140亿美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航空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这是巴神喜欢的。因此,伯克希尔除了买入美国航空集团、达美航空、西南航空及联合大陆控股四家航空公司股票以外,去年还投资了航天服务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
行业周期轮换,表面看巴神顺势而为,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是趋势交易之道,私募操盘鬼手,著有《期货兵法》!
评论员张张:
受疫情影响,世界人民居家隔离的长期战开始了,各个国家的交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航空股本身的低估值,所以是现在布局的绝佳时机,一旦疫情受到控制,航空股肯定会得到大幅反弹。如果是做价值投资的话,长期来看,航空股的成长性也比较好。
航空股的价值增长性比较好:
1、业绩:一般大的航空公司的业绩增长性比较好,虽然现在航空公司的竞争比较大,随着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出去旅行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廉价航空也受到了一些好评,主要获客来源是各种旅行社、游学机构等。
2、人口流量的需求: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成本增加,为了节约时间,大部分人出差会首选飞机出行。淡旺季的时候差价比较大,特别是在淡季的时候,有些地方的机票价格没有高铁价格高。
3、机场免税店的消费同事也增加了各个航空公司的业绩。
巴菲特竟然输给标普500指数20个百分点,这说明了什么?
巴菲特竟然输给标普500指数20个点,这是有价值投资的特点决定的。这也正恰恰说明了价值投资的长期有效性和确定性。价值投资追求的是长期生存于资本市场并赚取稳定盈利,价值投资并不追求每天都赚钱,也不追求每年都赚钱,价值投资最求的是股票赚钱的确定性:低估值买入价值股或者合理估值买入成长股,然后静待股票价值的回归或者成长,这一投资模式是长期有效性,从而这种投资模式就是一种可以享受到复利增长的投资模式,价值投资的典范贵州茅台从上市至今高达200倍的涨幅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贵州茅台也不是每年都涨,即使是涨也不是每年都跑赢指大盘指数。但是这是这种价值投资模式使贵州茅台的长期持有者获得了惊人的收益。所以,巴菲特短期跑不赢指数并不能否定价值投资的有效性。价值投资永远不会过时,巴菲特依然是世界股神。
巴菲特是真的老了。87岁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不过能在他这个年纪还能做到这个收益率我还是挺佩服的。
任何一个投资人对自己的投资体系时是高度认同,轻易是不会去改变的。但是时代在变,市场在变,只是说明巴菲特这种老派投资人的投资体系不再适应现代的市场了。
5G会带来新的科技革命,在新的时代里我们要学习并适应市场的变革,才能一直保持稳定的收益。
我认为这很正常。2008-2018年十年期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价跑输标普500指数30%。
巴菲特不是最近跑输指数,而是连续十年以上跑输给指数了。
我认为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1 跑盈指数很难
就是巴菲特这样的大神级人物想长期战胜指数也不容易。从长期看,世界上80%以上的主动型基金经理都会跑输指数。巴菲特在年轻时代的业绩能大幅跑赢指数已非常了不起。 如果我们指望他一生中任何时段都跑赢指数,是不是有点期望值过高了呢?
2 时势造英雄
最近的十年与历史上不同。最近十年是高科技术迅猛发展的十年。科技类相关股票在这十年中风头正劲。而投资科技股却并不是巴菲特的强项。巴菲特年轻时业绩那么好,是因为当时的传统行业公司正蓬勃发展。传统行为是巴菲特所了解的盈利模式,因此他能够大胆投资,并正确持有。也就是说当时的行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巴菲特这个股神。
但是近十年,行业变迁太大。很多科技好股票,巴菲特都不敢介入。因为巴菲特对这些新兴行业并不了解。巴菲特和芒格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投资是不足的,是反应较慢的。从巴菲特的10大重仓股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的股票。传统行业在近十年很明显已进入了发展的减速期。
以巴菲特和芒格这么大的年纪,我们很难要求他们能迅速追赶上时代的脚步。
正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020年2月22日晚,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出炉2019年财报,股民等来了一年一次的巴菲特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经营利润为44.2亿美元,同比下滑23%,市场预期57.2亿美元,净利润291.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53.9亿美元。2019年伯克希尔每股账面价值的增幅是11.0%,而标普500指数的增幅高达31.5%,跑输20.5个百分点。
个人认为,2019年巴菲特输给标普500指数20个百分点倒是彰显了他一直以来的价值投资理念。虽然2019年伯克希尔每股账面价值的增幅跑输标普500指数20个百分点,但这仅仅是一个年度的表现,只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中的一个很短周期。之前在其超过50年的投资生涯里,1965-2019年,伯克希尔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3%,远远超过标普500指数的10.0%。从长期数据来看,巴菲特投资收益率的表现足以说明他的价值投资风格是非常成功的。
就美股市场最具广泛意义的标普500指数而言,其成分股2019年涨幅前十名分别为超威半导体、拉姆研究、科天半导体、塔吉特、墨式烧烤、施乐公司、QORVO、科帕特、应用材料、苹果公司,涨幅分别为148.43%、119.33%、103.99%、100.17%、93.87%、92.27%、91.39%、90.33%、89.96%和88.96%。
标普500指数2019年之所以大涨,是因为标普500成分公司中约90%的股票2019年都在上涨,而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科技股,并且科技股在2019年美股中涨幅最大。而巴菲特的2019年年度持仓里,只有苹果一只是标普500指数里的科技股。
2019年末期,巴菲特的前十大持仓股分别为美国运通、穆迪、Delta航空、美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可口可乐、纽约梅隆银行、富国银行、苹果和摩根大通。重仓股中绝大部分是金融类股票,只有一只苹果为科技类股。
巴菲特投资科技股非常谨慎,主要是科技股估值不好评判,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来说就是泡沫成分较重。他持有坚定的长期投资理念,重仓标的在2019年的涨幅远不及科技类股票,但其内在价值基本都在稳步增长。长期来看,这些股票投资仍然将为公司创造巨大的收益。
巴菲特还在2020年致股东公开信中表示,2019年第四季度其共回购了22亿美元伯克希尔股份,创单季新高,他和他的继承人在未来也不会抛售伯克希尔股票。虽然无法预测未来利率走势,但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都接近于当前的利率,并且公司税率也保持在现有低位附近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从长期来看,公司投资股票的表现将远好于长期的固定利率债务工具。
因此,巴菲特2019年跑输标普500指数,主要是其投资风格导致的投资标的结构造成的,并不代表其投资失败,相反证明了其一直以来秉持的价值投资的理念。
你好,作为曾经的职业交易员,来回答这个问题。巴菲特所推崇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简单来说,就是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然而股票的波动短期来看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长期是围绕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也就是价值回归。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标普500指数,PE市盈率已经达到24,处于市场高估区域,所以根据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肯定是清仓卖出的。但是高估值了就不再涨了吗?不是的,短期走势是受供求关系的,也就是说只要短期市场情绪高涨,资金推动是会持续上涨的,你可以看看目前国内的创业板,100倍的市盈率也还是再涨。但是巴菲特是不会去参与这种短期投机行为的,而标普500短期收到市场情绪推动,依然在涨,所以巴菲特相对于标普500肯定是收益少的。但是巴菲特的厉害之中在于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的复利收益。一年收益50%甚至100%的也是很多,但是真正能长期几十年都是正收益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巴菲特:伯克希尔买入了亚马逊股票。为何看好亚马逊呢?
因为:1亚马逊变为一家相对好懂的企业。2巴菲特依然在拓展其认知边界,又或者说,巴菲特已经成为一个团队,团队成员正在补足其科技成长认知上不足的部分。3亚马逊的离婚案给巴菲特提供了相对合理价格建仓的机会,但这也告诉价值投资者,主导投资的应该是价值,而不是价格高低,虽然亚马逊接近2000美元一股,虽然伯克希尔哈撒韦32万美元一股,如果有价值依然可投资。
逐条理清:
1亚马逊变为一家好懂的企业。亚马逊的业务包括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店,第三方商家服务,订阅服务和云服务。主要的业务是在线销售,物流自建的情况下类似于本国的京东。但是其他业务增长很快,2018年第三方商家服务、订阅、云服务的营收增长分别为43.91%、59.98%、48.65%。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些业务已经从早期的新兴产业逐步步入成熟类产业。线下商店份额被线上挤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亚马逊无人商店,更加接近于可见的商业模式,云计算本质上基于一定的数据基础设施。所以,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科技产业。所以,虽然巴菲特没有亲自参与,但是每一次股东大会对亚马逊都是溢美之词。
2团队成员补足巴菲特的认知。强调能力圈和认知边界,是巴菲特投资的核心,自己不懂的,要么通过学习,要么寄希望于团队中其他成员能够补足这方面。而在此次亚马逊的投资中,伯克希尔哈撒韦中做出投资决策的并非巴菲特,而是其另一个同事。巴菲特对于科技股之前的一些打脸言论。实质上是因为其年事已高,虽然很努力,接受更新事物依然有些吃力。这也是告诉投资人,趁着年轻,才可以大胆求知。
3亚马逊贝索斯的离婚案给亚马逊制造了一个价格上的低点。
不过,即使有以上三点,对于亚马逊的投资,个人还是认为巴菲特做出了挺大的跨度,实际上从业绩估值上看,现如今亚马逊并没有太多的支撑。比如2018年亚马逊年销售额2329亿美元,净利润30亿美元,即使单独提出1季度,营收510亿,利润16亿,相对于其1万亿美元的市值,怎么看都不符合股神之前的风格。
所以,股神不会对亚马逊亲自操刀,巴菲特的确在减少自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影响力。但是,很明显股神开始接受科技成长股,开始信赖团队中的其他人。
也许……股神在准备真正的退休。
过去多年,巴菲特错失了不少的重要机会,其中包括了苹果公司、亚马逊等。在实际情况下,这与巴菲特传统的投资观念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而注重于消费零售的投资思维,一方面为巴菲特带来了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率,但另一方面却错失了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高科技领域代表的苹果公司与亚马逊,其无疑成为了过去十年时间最具爆发力的上市公司,而伯克希尔哈撒韦买入了亚马逊,应该是看好亚马逊后续的持续盈利增长能力,而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传统消费零售领域也在逐渐让步于互联网消费零售领域,对于消费者消费行为与消费习惯的改变,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与经营业绩水平。由此可见,对于以亚马逊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是看到了其可持续增长的一面,并对亚马逊赋予了一定的期待。
亚马逊在美国的地位就相当于阿里巴巴在中国,巴菲特对零售公司一向青睐,之前也重仓持有过沃尔玛的股票,不过最近好像减持了,可能是觉得互联网零售更有发展前景所以把沃尔玛换成了亚马逊。
巴菲特一举一动都是已发投资界资本界高度关注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不投资看不懂的公司或者股票,科技股就在巴菲特看不懂的序列里面,因此过去几十年以来巴菲特一直不投资科技股。
巴菲特在以402亿美元重仓以后,再度买进亚马逊股票,苹果可以用消费型公司来诠释,亚马逊呢?可不能用大消费来诠释吧,总应该以科技股来诠释吧。
可见投资理念也是应该与时代同步的,而不能故步自封刻舟求剑的,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可是国内的主流观点依然固执于白酒等大消费。银行地产等周期股,并美其名曰价值投资,把股价推高到历史新高度,估值也达到历史新高度,喝酒炒房能够把经济成功实现转型。有专家把投资科技股称之为恶意炒作,不知道逻辑何在?
一年一度的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即将召开,本次大会媒体抖落出一个重大新闻,那就是哈撒韦公司一直在买进亚马逊。确实巴菲特感叹错失了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投资机会,想不到巴菲特这么快就纠正自己的失误,开始买进亚马逊。
亚马逊是互联网巨头,拥有50万员工,是一家电商企业,但其业务遍布世界各地,2009年以来,亚马逊股价已经上涨了30余倍,是典型的牛股,而且是超级牛股。考虑到巴菲特较早已经开始买进亚马逊,我们就看看较早的亚马逊财报。2018年的前三个季度,北美地区的复合增长率高达41%,而除去美国的国际业务年复合增长率只有24%,可见美国作为一个消费型社会的消费增速还是惊人的,给亚马逊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或许巴菲特的同事们看重的就是亚马逊未来增长潜力。利用股价回落之际择机买进。
日前康美药业暴雷,白马股的投资风险已经有所显现,科技股四月份已经回落,假日期间香港美国的芯片概念走好,未来科技股还是有机会的,至于哪一个板块再度启动,难以判断,但电商概念有巴菲特光环,可能也会有所表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伯克希尔市值破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伯克希尔市值破万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