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在乌研究生化武器,有什么办法能让它受到惩罚?
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就和研究火箭一样,用于民用就是发射卫星,用于军事就是洲际弹道导弹。生物实验室用于医学,为了治病救人,用于军事就是生化武器。证据很难落实,必须要拿到确凿证据。
乌克兰还能像30年前一样制造核弹和洲际导弹吗?
难!首先得有技术和人员,即科学家们,不是一二位,而是一帮一群人。自苏联散伙以后,尖端的科学家不是被动被别国请走就是流亡外国,乌克兰国内几乎没有他们施展才华的场地与空间了。其次,得有资金呀。乌克兰自分家一后,经济急剧下滑,根本没有能力了。第三,国际上不会允许呀,排第一的是俄罗斯,只要你这边一试验,好战民族肯定会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排第二位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这可是毁灭性武器呀,哪天换了个不亲西方派的总统,或乌克兰被俄占了,那核武器不一定扔谁头上呢。大家说是吧?
乌克兰当初选择放弃核武器,这既有自身战略眼光的问题,也有美俄的施压,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承担所带来的后果。作为一个曾经拥核的中小国家,如今俄乌关系恶化,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陷入分裂,经济发展滞后,很自然的会后悔当初弃核的决定,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那么乌克兰如果想重新启动生产核武器和洲际导弹的计划是否可行呢?下面铭苏先生具体为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国际环境已经不同于以往,不具备发展核武器的大环境。
如今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已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现在不是谁想发展核武器就可以发展核武器。否则,一些国家也不会因为发展核武器而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目前除了现有的核大国以外,国际社会对于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是非常敏感的和反对的,乌克兰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重启核武器计划,显然已经不可能。就算国际社会默许乌克兰重启核计划,那么俄罗斯会同意吗?就现在俄乌这样的局势,估计第一个出来反对的就是俄罗斯。
第二、乌克兰自身也不具备发展核武器的条件了。
在二十年以前,乌克兰还是拥有制造生产核武器的能力的。但是在苏联解体以后,以美俄为首的大国为了减少来自核武器的威胁,就通过向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因继承苏联遗产而获得核武器的国家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放弃核武器,并将核武器及相关设施予以销毁。乌克兰到2001年基本上完成了对核武器的销毁计划,成为一个无核国家。
乌克兰现在不生产核武器已经超过二十多年,相关的生产设施设备也已经不复存在,即使当时的技术人员还健在,但是要从头重启核计划也是困难重重。即使不管国际社会是否同意,就乌克兰现在的经济条件和发展环境,财政入不敷出,政局动荡不安,俄乌关系非常紧张,要资金没资金,要设施没设施,发展起来基本上没什么希望。
第三、乌克兰还具有生产洲际导弹的能力。
在苏联时期,苏联的一些重要的军工企业布局在乌克兰境内,比如黑海造船厂、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南方设计局等著名军工企业。其中这个南方设计局主要是负责研发和生产战略导弹、火箭等高端产品,苏联当时有一半的洲际导弹就是南方设计局设计和生产的,像SS-N-19和SS-N-24型洲际导弹就是南方设计局设计和生产的。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继承了南方设计局这家军工企业,也保留了洲际导弹的生产能力。乌克兰这些年经济不景气,由于南方设计局订单少也出现亏损,所以乌克兰也通过技术转移方式来获取订单和客户。
谢邀 能!但难
乌克兰政府魄力是值得怀疑的,制造原子弹我不认为他有这个组织能力
还要面临国际社会的态度,要知道俄罗斯是有否决权的,而乌克兰如果起动制造原子弹,这是一道坎
乌克兰政客的向心力问题也不容忽视,上届政府政策向下届政府传承延续并不顺畅。反而有可能是下任总统竞选人的主攻点
俄乌关糸显然是乌克兰波罗申科的败笔,乌克兰有原子弹也未必救得了波罗,俄罗斯如果动手,就不是个事
原子弹威力通过广岛实际来看,显然威力被扩大太多,世界各国心知肚明
非常多的国家并没原子弹,但是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祥和,取决于政治家的处世智慧,而象波罗申科总统这样其实有原子弹只会让国家更动荡不稳定,穷兵黔武,不自量力,异想天开,更象萨达姆,卡扎菲之流
这个太难了!可以说,今天的乌克兰,已经没有制造核武器所需的一切条件。核武器问世已经70余年,但至今仍然是一项顶级的技术装备,有能力制造的国家寥寥无几。而且当前世界上实际拥核国家,一半以上是在别国有意无意的帮助下才掌握了核武器建造技术,真正意义上独立自主建造核武器的国家更是寥寥无几。
有的朋友会认为乌克兰曾经是一个核大国,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建造核武器的能力应该还具备。这样的想法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乌克兰从来就没有成为过核大国。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各式核武器。按照当量来算,当时乌克兰的核力量要远超我国。但应该指出的是,独立后的乌克兰继承的核力量,纯属分家所得,这些核武器是在整个苏联的基础上建造而来,虽然当时乌克兰境内的核设施很多,但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乌克兰境内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核力量建造设施都千疮百孔,根本不成体系。不要说30年后的今天,就算是独立之初的乌克兰,也没有具备建造核武器的能力。当年乌克兰在得到数个核大国的核保护承诺后放弃了所有的核武器,表面上乌克兰与各国达成了协议,体面的退出拥核俱乐部,实际上,以乌克兰的综合实力,别说建造核武器,就是维护好分家所得的核武器都难!除了放弃核武器还有别的办法吗?
30年前拥有过,不代表今天就一定还有能力建造!独立之初的乌克兰拥有航空母舰,巡洋舰,大型驱逐舰,但今天的乌克兰,基本没有能力建造一艘排水量超过5000吨的新型水面舰艇!综上所述,如今的乌克兰不仅没有建造核武器所需的技术条件和科技人员,在北约和俄罗斯夹缝中求生存的乌克兰也完全没有建造核武器的外部条件。
在苏联时代,乌克兰是武器制造库,除了常规武器还有各种战略武器。从核潜艇到战略轰炸机,从洲际导弹到核弹,应有尽有。兵工企业多达千家, 职工和研究人员超越百万人,有些技术处于全球领先的程度,可以说乌克兰是苏联重要的武器装备的基地。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留在其境内的全部核武器,仅仅核弹头就有1272枚,各种用于发射核武器的洲际导弹数量惊人。当时乌克兰一步迈进了军事储备国家的前三。照这样下去能和俄罗、美国平起平坐,但乌克兰在美俄的威逼利诱放弃了。
乌克兰的能源一直紧缺,天然气、焦炭都需要进口。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很缺钱,乌克兰听从美国和俄罗斯的提议放弃了拥有的大量武器,但是武器研究人员还是存在大量的。假如真的铁了心要造核武器,第一要躲过国际制裁。第二要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银。核弹结构很精密,有各种电子和机械部件已近不再是苏联时代的那种。技术的更新不是短时间能跟上的。浓缩铀所用的离心机制造起来第一很麻烦,第二数量也要求很大。在种规模下,想瞒住美国下场只会像伊朗、朝鲜那样。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到底怎么样?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福布斯》网站消息4月8日报道称,在美国最新对乌军援计划名单中,出现此前从未有过的APKWS系统,即“激光制导火箭弹系统”。美媒对此猜测称,恐是土耳其拒绝向乌克兰提供MAM系列导弹,导致乌政府军面临有机无弹的窘境。加之TB-2载弹量有限,无法搭载美制地狱火系列导弹,故而美军出此下策。按照美媒结论称,该系统搭配TB-2无人机后,面对俄军将更为管用,那么事实果真如此?
不论是在折戟沉沙的利比亚内战中,还是大放异彩的纳卡冲突中,TB-2无人机的翼下都充斥着MAM系列激光制导导弹的身影。作为土耳其Roketsan公司为其倾心打造的产品,现已发展出三种型号,分别是MAM-L、MAM-C、以及最新产品MAM-T。
三者共同的特征为体型小巧,总重有限,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设计,源于TB-2察打一体型最大外挂重量仅为155千克,说到底,还是土耳其在无人机领域技术储备薄弱,只能采取折中手段退而求其次。
MAM-L系在土耳其国产L-UMTAS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基础上开发而来,该弹全长1米、弹径0.16米、全重21.5千克、为了适合便于无人机携带,该弹拆除原有火箭发动机。同时又缩小整体尺寸,此外则是加装半主动激光导引头,为提高毁伤威力又增加战斗部重量。
该弹射程与发射高度有关,如在5000米的高度射程为8千米,加装惯导与GPS系统后,射程可提升至14千米。战斗部可有多个种类选择,如杀伤半径达25千米的高爆破片战斗部、以及对地面装甲目标有着很好杀效果的反坦克战斗部等。
MAM-C系MAM-L轻量版本,整体尺寸大小进一步缩小,全弹长0.97米、弹径0.07米、弹重6.5千克,制导系统及射程与MAM-L相同,战斗部有效载荷达2.5千克,同样有多个种类可供选择,如高爆破片、穿甲、温压等等,主要用于攻击地面轻型车辆及步兵等目标。
MAM-T全长1.4米、弹径0.23米、弹重94千克,为提升打击精度,末端除仍采用半主动激光导引头外,中段飞行采用GPS/惯导系统。关于具体射程及命中精度,土耳其方面并没有披露,可以预见的是,弹重的大幅度增加应在动力系统及战斗部有效载荷上,如此一来,该弹最大射程及毁伤效用也将得到提升,该弹目前仍在测试之中。
尽管MAM系列导弹在局部战争中表现出色,同样也在俄乌冲突初期,成为乌政府军手中为数不多的利器。但随着冲突持续加剧,乌政府军此前的库存逐渐告竭,加之土耳其方面不愿与俄罗斯交恶,因此也未见向乌政府军提供同类弹药。
美军对此也提出了解决措施,即向乌方提供AGM-114“地狱火”系列导弹,按照常理来说,TB-2无人机可以挂载地狱火导弹。但问题在于,该机155千克的最大外挂重量仅能两枚地狱火导弹(重45千克),因此这个提议很快被否决,原因就在于效费比很低,为此,美军又摆出APKWS系统。
”九头蛇”70毫米航空制导火箭弹的打靶效果,全称为“ 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APKWS),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打击精度达到激光照射点半径0.75米以内,射程8公里。
“九头鸟”制导火箭弹相当便宜,早期造价为8000美元,现在已经降到了3000美元,如果用旧火箭弹改装,那么只需要2000美元,美军耗资26亿美元,采购了十几万枚。不过,出口价格仍为6000美元。
如若TB-2无人机采用APKWS-II系统后,其搭载数量按照美媒分析称,将从现有的4枚提升至6枚左右,乃至于更多,使得TB-2无人机在提升火力打击密集程度的同时,命中精度也将大幅度提升。
诚然这是一种不错的愿景,但考虑到俄乌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可能美媒的这种愿景恐怕要破灭。首先是TB-2无人机的库存问题,随着战损的加剧加之土耳其方面的拒绝提供,使得乌政府军可谓是用一架少一架,因此如何获得TB-2这类无人机才是当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者便是俄军反无人机战术的密集应用,各式俄制防空装备的拦截力度及具体成绩,相关各方近来可谓是有目共睹,因此如何突破俄军严密的防空体系,成为TB-2无人机升空之后面临的首要难题。
因此,不论是TB-2复刻冲突初期辉煌也好,还是利用APKWS-II系统给予俄军重创也罢,此时此刻都显得极为困难,而美媒口中所谓的“对付俄军极为管用”也显得有些过于乐观!
有隐身战机,那有隐身导弹吗?
目前,严格来说没有隐身导弹。有些巡航导弹在气动外形上做了些改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雷达波的反射,但是隐身效果并不明显。而弹道导弹基本上都不考虑隐身性能,因为一是隐身难度大,二是成本太高,费效比上不合算。
为什么弹道导弹难以隐身呢?主要是因为这些导弹基本上都是靠燃料推进的,燃料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就是红外雷达探测的明显目标,很难隐藏。现在大国的导弹预警系统,首先就是利用侦察卫星等,探测导弹发射的信号。导弹只要一点火,侦察卫星通过识别这种红外信号,马上就能发现。而导弹的这种红外特征是很难隐藏的。隐形战机为了实现隐形,普遍对战机的喷气口做了各种改良设计,使喷气口喷出的热焰和热气很难被侦测到。但弹道导弹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非常困难。
此外,要实现弹道导弹的隐身效果,成本太高,可能还需要牺牲导弹的一些性能,所以在费效比上是不合算的。隐形战机实现隐身,除了有利于突破对方的防御、占得空战先机外,还有利于保护飞行员的安全。而弹道导弹上没有人员驾驶操控,所以不必有这种考虑。当然,对于一些小型的导弹,如反坦克导弹、空对空导弹等,这类导弹造价更低,并且隐身不隐身基本上并不影响作战效果,所以就更不用隐身设计了。
现在有些巡航导弹是电池推动的,没有红外特征,但巡航导弹主要是靠低空突防来躲避对手防御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一定的隐身设计,但巡航导弹飞行高度低,速度慢,肉眼即可识别,因此隐身效果不佳。所以这种导弹也谈不上是隐形导弹。
因此,总体上可以说目前没有隐身导弹。
虽然说,隐身战斗机也是存在着天敌的,但是隐身战斗机的性能以及实用性也十分的强悍,尤其是在隐蔽性上面,几乎是无敌的存在。那么,既然隐身战斗机已经有了,对于隐身的导弹会不会跟着被研制出来呢?
隐身的导弹从理论上来讲,肯定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导弹的威力大,射击精度高,但是对于一些在雷达侦测技术上相对厉害的国家来说,导弹的这种优势可能就不一定能够发挥出来。也许在飞行过程中,就已经被对方采取行动给打击下来了。所以,能够实现隐身导弹的想法,将会对军事实力带来很大的提升。
世界范围内最早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在二十世纪末就有这种隐身导弹的雏形了,并实现了列装。这种能隐身的导弹的出现,大大的增强了导弹的突击能力,降低了被截击的几率,在现代被普遍的应用在巡航导弹上面。
但是,这种能够隐身的导弹并没有被各个国家花大精力的去研究。其一是因为,在实现隐身功能的同时,降低了导弹的速度。因为速度也是导弹的一种实力的基础,而高速带来的是气动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降低隐身效果,也就是两者是矛盾体。所以在目前实现隐身务必会影响导弹的实力。其次就是性价比了,导弹本省的造价就比较昂贵,再加上一些隐身设备的安装与配备,更是增加了制造的成本,一枚隐身导弹的成本甚至是普通导弹的十倍。如果只是为了增加突击能力,那还不如用普通导弹的数量来实现这个目的来的实在。
你好!
隐身,在应用到武器装备上来说,也算是刚刚起步。
随着雷达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先进的探测系统问世,极大的造成了非对称的战争模式。拥有先进雷达探测系统的武器,就能以少胜多足以打赢一场战争!
所以人们便想怎么能不被敌人发现,于是隐身武器就诞生了。首先是把隐身放在了目标大,易被发现的,像军舰啊,飞机啊。比如我国现在服役的新型054护卫舰系列,和052D导弹驱逐舰系列都是隐身的。世界各国隐身的舰艇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再说飞机,美国已经拥有200左右架F22和很多的F35都是隐身的,还有俄罗斯的T50我国歼20歼31也都是最好的隐身战机。
又隐身战机有没有隐身导弹呢?答案是肯定有的!法国在2011年就研发了世界第一枚隐身导弹风暴之影。美国也研制出了AGM129系列隐身导弹,但是装备不多就停止生产了。据说我国也装备有数量不多的隐身巡航导弹。
那么为什么不大量发展隐身导弹呢?主要原因有两种,首先是导弹本身的飞行速度就高,突防性强,对它产生的威胁就小。
其次就是导弹本身的造价就很昂贵,如果要隐身还得需要很多的元器件,隐身图层等等的改进,这样造价不就更昂贵了吗,那样算这来还不如多造些不隐身的,还好保管好维护需要时还能快速生产,如果一枚,几枚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来个饱和攻击不是更好!
2017年12月20日
▲“风暴幻影”隐身空地巡航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弹隐身化是目前当下导弹发展方向的一个关键所在,而所谓的导弹隐身化或者我们叫隐身导弹,指的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降低导弹被敌方探测手段(如雷达等)发现的概率,从而降低导弹被敌方防导武器拦截的概率。
▲LRASM隐身反舰巡航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说来,导弹的隐身主要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等,这其中雷达隐身主要是通过修缮导弹的外形,涂上隐身涂料等,从而降低导弹自身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而红外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导弹发动机尾喷口的红外辐射,从而降低导弹自身被对方红外探测装置发现的概率。那就目前市面上的导弹来说,隐身的导弹型号主要有英法研制的“风暴幻影”隐身空地巡航导弹、美国人开发的JRSAM隐身空地巡航导弹和LRASM隐身反舰巡航导弹、挪威方面研发的NSM隐身反舰巡航导弹以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JSM隐身反舰巡航导弹等,这些导弹目前都已经装备了多国的主要空军或海军,有的甚至参加了实战,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比如“风暴幻影”隐身空地巡航导弹和JRSAM隐身空地巡航导弹就曾参加了多国部队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
▲JSM隐身反舰巡航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而,隐身导弹当然是可以开发的,而且也是正在被大规模应用的一种导弹,当然,随着反隐身技术的不断兴起,隐身导弹未来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因此,隐身导弹在未来肯定也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才行,比如提高其突防速度,拥有更强的变轨机动能力等。
有啊,空空以美国新一代响尾蛇AIM-9X作代表。巡航的美之AGM-129,AGM-158c,JASSM,LRASM等,欧洲”金牛座“,“风暴阴影”等。中国也在发展属于自己的隐身巡航导弹,已现雏形,如GB-6A。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