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0月15日,莫迪说一滴水也不给巴基斯坦,二国会因此开战吗?
莫迪在今年早些时候成功的取得了连任,受此鼓舞,这位强硬派领导人似乎在自己强硬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莫迪的作风原本就是对外强硬而出名,而在取得这样的胜利之后,更是进一步坚定了他贯彻这条路线的决心。这反映在他平常与印度民众的对话当中,在一次印度民众的集会之中,莫迪又一次语出惊人。
据多家外媒报道,在当地时间10月15日,莫迪在印度城市的一场集会中向民众表示,进一步合理的每一滴水都应该是属于印度人的,然而这些河流中的水在过去几十年里白白地流向了巴基斯坦,他绝不能容许这种事继续发生。为此应该截断流向巴基斯坦的河流,把水全部留给印度的农民,一滴水都不留给巴基斯坦人!
从理论上说,莫迪所谓一滴水也不留给巴基斯坦人的做法,并非没有可能。南亚大陆的地形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东北是一座巨大的高原,水都是从东北地区的高原发源下来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之所以围绕着克什米尔去不断的争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克什米尔区域控制着流向巴基斯坦的河流流域。印度现在已经掌握了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区域,如果他们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将整个克什米尔收入囊中的话,就能决定性的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把整个巴基斯坦的命脉握在自己的手中。
假如印度真的做出了危及巴基斯坦全国水源供应的事,巴方肯定会不惜一切拼死战斗,两国发生全面大战并非不可能。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莫迪试图切断巴基斯坦水源地的想法,只存在于理论上,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且不说印度还没有办法掌控整个克什米尔区域,要知道印度自己的水源也是从东北方向发源过来的,如果印度要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不代表别的国家不可以这么做。如果莫迪真的敢把不给巴基斯坦留一滴水这句口号发挥到极致,那么别的国家完全可以说不给印度留一滴水。这个时候就是看印度和巴基斯坦外交关系了,印度的东北部国家态度如何会决定印度有没有资格说不给巴基斯坦留水这句话。而从地图上一看就知道,印度与其敢威胁别国,还不如先担心自己的水资源吧。
此外通过这种特殊手段威胁别国的做法,在国际上是要遭受谴责的。尤其是扼杀别国的水源,这种行动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会受到世界范围的谴责。这种事情要做也只能偷偷的做一句话不吭声,莫迪公然发表这种言论,就注定了他没有办法兑现这种言论。莫迪的这种发言,更多的是一种哗众取宠的炒作,吹牛皮是可以但是真的很难完全落到实处、
莫迪本月15日在印度西北部哈里亚纳邦进行演讲的时候,公开表示不让一滴印度河河水,不经过利用就流入巴基斯坦。不得不说,莫迪好大的口气。长久以来,对于水资源的争夺都是很多地方冲突的重点,比如中东与非洲就非常多,印巴之间对于印度河水的争夺,也是双方主要矛盾之一,甚至说更甚于克什米尔。
印度河虽然叫做印度河,但主要部分都位于如今的巴基斯坦境内,作为国际河流,印度河上游有一部分位于印度境内,数十年来河水都是大家一起用。如今莫迪说出这样的话,一来的确因为印度对于水资源的缺口越来越大,二来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故意搞事情的意思。至于双方会不会因此打起来,这还真不好说。
印度河起源于青藏高原的阿里地区,其主要源头在藏区被称为狮泉河与象泉河,涌出之后进入克什米尔,干流涌入巴基斯坦与巴控克什米尔,而东侧的几条支流流经印度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河全长3000公里左右,是南亚次大陆仅次于恒河的第二大水系,也是最初的古印度文明的所在地,流域内人口非常稠密。
当年印巴分治以后,印巴对于印度河河水的分配就发生了不少冲突,印度认为自己在上游,有雁过拔毛的心思,一直蛮横要求更多河水,而巴基斯坦也不傻,一直不肯松口。最终在国际斡旋之下,印巴签订水资源分配协议,对于印度河上游主要六条河流采取各三条的方法。几十年来,印巴之间关于水资源的分配也一直相安无事,没发生什么太大问题。
不过,近来印度又开始找事情。由于季风气候的剧烈变化,印度近年来旱季的干旱不断加剧,而人口暴增与经济发展使得印度的水资源匮乏问题越来越严重。印度每年对于地下水的开采总量,甚至已经超过中美之和。为了获取更多的水资源,印度也是想尽了办法,当然也包括了很多损人利己的法子,比如大规模抽调国际河流的河水,不顾下游国家。
除了巴基斯坦,印度在东边可谓是老油条了。多年来,印度不断开挖人工水渠引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河水,又不顾孟加拉国的反对,在二十多条原本流入孟加拉国的国际河流上游建设大坝与引水渠。孟加拉实力太弱,吵一吵之外也实在拿印度没法子,而西边的巴基斯坦虽然实力也比不上印度,但终究相对不好惹,所以印度一直也是有心没胆。不过,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更多印度河河水的心思。
按照之前的分水协议,莫迪所说的“哈里亚纳邦的河水”,其实本来就是划属印度的三条印度河支流范畴。本来,印度河到底往哪儿流都是大自然的定律,而且莫迪的说法只不过是在偷换概念而已。更多的目的,恐怕是为了取悦当地人的支持而已。而莫迪的说辞故意扯上巴基斯坦,也或许是想再在印控克什米尔做小动作找更多借口。前阵子印度强行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的特别地位已经引起不小反应,如今仍旧不死心,又在寻找新的理由。
对印度来说,如果在印控克什米尔境内的印度河支流上流修建大坝,既能水力发电,又能获得更多的河水,最重要的是还能卡下游巴基斯坦的脖子。毕竟气候更干而且人口也不少的巴基斯坦,水资源也向来不宽裕。不过,莫迪这样的想法要成功的可能性也很低,且不论印度河真正的上游会不会答应,就算都答应,印度那建大坝的水平,真的能留得住印度河河水吗?想想都觉得怕人。
至于会不会打,虽然不排除可能,但只能说可能不大,而且水资源问题最多只算是个借口由头而已,印巴争水,还没到中东那种地步。
这是莫迪15日在哈里亚纳邦做演说时说的。国际河流的水量分配,不是某一个国家说了算,而是要大家商量。莫迪现在这么说,是鲜明的霸道,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政客的无耻嘴脸。莫迪依然是在煽动印度教民族主义,维持其支持率。要知道,这两年巴基斯坦一直就未主动对印度采取任何行动,都是印度主动挑事。根据1960年的《印度河流域条约》,印度和巴基斯坦共享流经两国的六条河流的水域。根据该条约,印度控制拉维河、比亚斯河和萨特勒伊河;而巴基斯坦控制印度河、奇纳布河和杰勒姆河。按照莫迪的说法,印度未利用的水资源中有5%流向下游“无耻”的巴基斯坦领土,这是无法容忍的,必须杜绝。水资源的争夺的确会成为战争的诱因,但巴基斯坦和印度还不会因为这个爆发战争。一是巴基斯坦手里也握着3条河流的控制权,二是中国不会坐视不管。印度的水资源有三分之一是来自西藏哦,所以印度对于我们在雅鲁藏布江规划筑坝、建电站十分敏感,不断进行歪曲报道。而现在莫迪公开叫嚷要对巴基斯坦断流,既然他要做初一,那我们也不介意做十五,让印度看看马王爷有几只眼。这种围魏救赵之计,印度知道也没脾气。(S)
谢谢邀请:
地理图显示:巴基斯坦国境内印度河,主干水源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青藏高原,其中一个主分支主干水源从巴控克什米尔的中国冰川中产生,上游是中国拉达克。因此,印度自称断巴基斯坦水源,实质是妄图侵略巴基斯坦领土【印控查谟一克什米尔】水源地。
大选当前,调兵遣将,莫迪会再袭巴基斯坦捞取政治资本吗?
印度不可能再袭巴铁!再开战莫迪没精力主持大选。再说制造冲突是为大选加分所以主次不能搞反。根本的原因是与巴铁开战等于印度与中巴同时开战,而中印的实力差距莫迪是心知肚明的!印度是承受不起战争的后果,发展经济才是印度的当务之急!所以印度不敢开战!
印度已经在和巴基斯坦的冲突中吃了暗亏,所以这次莫迪政府绝不会在让2月27日两架战机被击落的事件发生。也就是不会再采取空袭、空战的方式和巴基斯坦方面叫板。
◎印巴克什米尔边境地区。
但是,与巴基斯坦维持当下紧张的局面是有利于印度大选的,所以印巴局势低烈度可控性的冲突势必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在深入讨论该话题前,先将印巴这一轮冲突具体过程做一个梳理,作为背景补充和话题延伸。
2月14日,在印控控克什米尔阿万提波拉镇,一名袭击者驾驶着装载有350公斤爆炸物的汽车,冲进印度中央预备警察部队的车队,爆炸导致44名印度预备警员死亡。而该事件的袭击者,是跨境极端武装,被联合国、美、英、印等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的穆罕默德军。
印度方面指责该袭击和巴基斯坦方面有关,实际上大选临近,印度方面这次指责巴基斯坦本就是有甩包袱的嫌疑,因为反恐是莫迪政府推动的,也是自我标榜的一大政绩,要是承认是境内恐怖组织所为,很为打脸。
◎印巴克什米尔实控地区。
印巴双方为此爆发了口水战,并且还互相召回了大使。
印度方面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展开了密集性的排除和打击行动,也就是打击行动中,既爆炸袭击事件4天后,2月18日,印度士兵再度遭遇穆罕默德军,双方爆发冲突,4名印度官兵身亡。
实际上印度和穆罕默德军的遭遇战今年已经上演了多次,有数据显示截止2月18日,已经发生了14次,在2月份就爆发了6次,其中2月18日的遭遇战还不是印度伤亡最大的遭遇战。
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将配合印度调查,但2月20日,印度正式拒绝了巴基斯坦的建议,印度决定予以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26日,印度12架幻影2000战机和1架预警机、2架苏-30战机、1架无人机共16架军机起飞,越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对深入巴控克什米尔60公里以内的穆罕默德军营地发动了空袭。实际上从军事角度来看,印度完全没有必要跨境进行打击,在印控克什米尔一侧,完全可以实现战术目标,并且更没必要兴师动众的调动16架军机——印度此举,实际上就是在杀鸡给猴看,猴,就是巴基斯坦。
◎印度空袭地点。
果不其然,巴基斯坦被激怒了,于是27日,巴基斯坦方面击落了印度两架战机和一架武装救援直升机。
具体过程实际上到现在都没有披露,但主流认为是巴基斯坦实施了“拖刀战术”——既先引诱印度战机升空追截巴基斯坦战机,随后在印度战机进入巴基斯坦空域之后,伺机隐藏的巴基斯坦其他战机突然出现,给印度战机予以了致命打击。
总之,27日这一天印巴冲突达到了高潮,随后便是双方在边境地区不间断的炮轰。
实际上从27日事发到今,印巴双方在没有发生空战,而是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地面部队炮轰的方式来宣誓强硬来看,双方都很默契的在避免局势升级。莫迪方面需要该事件持续低烈度发酵来实现国内意图,巴基斯坦方面实际上也需要同样的目的。所以双方都剑拔弩张,却都保持低烈度的对抗,这一微妙的平衡局面持续到了今天,差不多快2个月。
4月19日印度外长表示印度2月26日的空袭并没有造成巴基斯坦境内武装人员和平民的伤亡,实际上印度方面此举就是开始有意给局势降温。
之前印度方面一直咬定,2月26日的空袭,印度击毁了300名穆罕默德军,而巴基斯坦则坚称印度并没有炸死巴基斯坦境内人员。
肯定会的。理由就是印度人的崛起需求。既然我们可以靠核武器,靠重整军备,靠大幅度的拉升GDP崛起成为一个地球王储,那他们想当然得认为,我们印度为什么不可以?巴基斯坦应该尽快整合穆斯林世界的力量,虽然穆斯林世界对以色列加美国胜算不大,但是对印度还是可以拼一下。
莫迪是想“和平统一”巴基斯坦还是武力吞并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会同意和平统一吗?
大一统观念只有中国人才有,印度人并没有大一统观念
印度人如果想要统一巴基斯坦,就不会答应1947年印巴分治方案。相反,不管是印度人,还是巴基斯坦人,都坚持印巴分治,反倒是英国人想要维护一个形式上的统一印度:
由印度、巴基斯坦、各藩王国组成的印度联邦。
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反对英国人的这个方案,最后印度总督蒙巴顿确立了印巴分治。
印度历史上只有3个统一时期:
1、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除南印度迈索尔地区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2、帖木儿后裔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3、英国的英属印度,不但统一了印度半岛,还囊括了斯里兰卡和缅甸,是印度历史上范围最大的时期。
3次统一,除了孔雀王朝是印度本地人之外,2次都是外来族裔完成统一的。基本上来说,印度人就没有统一的观念。
公元前265年孔雀王朝疆域
印巴冲突是为了克什米尔归属
印巴冲突的根本原因,不是谁想统一谁的问题,而是对原本的查谟-克什米尔邦归属的争夺。
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让查谟-克什米尔邦自己决定选择:独立?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
查谟-克什米尔邦贵族信封印度教,但国王想要独立;查谟-克什米尔邦底层民众基本信封伊斯兰教,他们想要加入巴基斯坦。
在查谟-克什米尔邦还没有公布决定时,克什米尔民兵和巴基斯坦军直接进攻夺取查谟-克什米尔邦。
查谟-克什米尔邦国王逃跑到印度,要求印度援助。
印度在查谟-克什米尔邦国王签署同意查谟-克什米尔邦成为印度的自治邦协议之后,印度才出兵。
这就是第一次印巴战争。战争结果是印度占据了查谟-克什米尔邦2/3的土地,巴基斯坦只得到1/3的土地且大多数都是高山等交通、资源溃泛的土地。
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几次印巴战争,战场的主要发生地都是在查谟-克什米尔。
印巴虽然发生战争,但战争都是局限在查谟-克什米尔,并非全面战争,更不是为了占据对方土地。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早年的理想就是实现南亚一统,大印度联邦!具体版图包括不丹、尼泊尔、孟加那国,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以及近邻的斯里兰卡、甚至涵括阿富汗、缅甸东北部以及中国藏南。可事实是理想挺美好,现实很骨感。印度未来的GDP人均收入就是达到美国的水平,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从1947年开始,三次印巴战争,彻底打灭了民族情谊,将互不信任和敌视打进了骨髓。所以,巴铁永远是巴铁,印度终究是印度!他们是两条平行线,根本没有交结点!
如果可以的话印度肯定想和巴基斯坦和平统一,巴基斯坦肯定不会同意,因为一旦统一,作为人口少数派的巴基斯坦人必定会成为二等公民。
知道印度八月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印度北部一个邦弄了个公民登记计划,就是翻出当地所有人的祖宗八代,确定三代之外都是印度公民,否则就会被剥夺公民权,据说有两百万穆斯林民众会被剥夺公民权并驱逐。此举正是印度想纯化宗教的重要举措。
我们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同一个民族,分割开是英国人的计谋,分割的标准就是宗教信仰信仰印度教的留在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去了巴基斯坦,从此两个国家成为世仇。
(印度惨无人道宗教大屠杀)
印度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驱逐境内的穆斯林教徒,包括这一次取消克什米尔自治权,就收希望把印度教徒送去克什米尔占领那里,在以前印控克什米尔是穆斯林人的自治地盘,禁止印度教公民去买房定居,而现在可以了。印度人口这么多,不用五十年那里就称为印度教地盘。
从印度这一系列的做法来看
,印度并不会把穆斯林印度人当做家人,所以印度想要和巴基斯坦统一的对象不是巴基斯坦的人,而是巴基斯坦的土地跟资源,一旦两国在印度主导下统一,巴基斯坦人的结局一定不会好过,做二等公民是肯定的,说不定还会被隔离。
莫迪不敢吞并巴基斯坦,当然,更谈不上统一巴基斯坦,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来就是两个国家,这是双方和国际各国都认同的。印度如果想单方面改变这个现状,那就是世界的公敌。
印度与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对立最严重的邻国之一,但是双方的对立,根本上其实是为了争夺地区霸权。尤其是印度,只有通过对巴基斯坦的不断打击,才能够稳定地维系南亚霸主的地位。至于吞并对方,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没有这个想法。
印度和巴基斯坦,一个是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国家,一个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国家,而这两个教派几乎是水火不容的。由于两国几乎都是全民信教,一旦印度吞并了巴基斯坦,印度将成为世界上伊斯兰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印度尼西亚。那么如此带来的后果,将使印度教的人口在印度不能再占到绝对的优势,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将更加复杂和严峻。这种后果,是印度完全无法承受的。所以,印度根本不敢吞并巴基斯坦。
莫迪上台以后,印度对外关系展现出了非常强硬的一面。对待巴基斯坦,印度也进入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硬的时期。莫迪的勇气,有两层原因,一是印度近年来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使印度在国际上越来越不安分。其二是莫迪的个人因素,莫迪是一个强硬的人物,是印度的鹰派,对巴基斯坦一点也不客气。因此,当前的印巴冲突,其实也可以说是莫迪当局的野心使然。
当然,莫迪的野心再大,其实也只是幻想维持印度在南亚一国独大的格局而已,打压巴基斯坦。至于吞并或统一巴基斯坦,10个莫迪也没有这个胆量。
以前我已讲过,印度这类国家历史上从来就没有靠自己的实力实现国家统一,印度国内的种族歧视,民族意识,社会动荡,环境问题,等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想吞并巴铁?再加上中国这位最好的大哥在背后强力支持兄弟,印度想统一巴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展望未来,印度很有可能会走向国家分裂的地步,社会问题会更加突出,民族之间也会彼此互相残杀。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不能成为联合国常任事国家之一。
面对巴基斯坦无条件释放俘获的飞行员,莫迪会如何选择呢?
无非就是接招或不领情,印度的海军倾巢而出,东部的军事调动正在开始大规模行动,西部空军司令因米格21被击落,飞行员被俘虏,司令员成了背锅侠,被撤换掉了,因为备战不力,种种迹象表明,印度不会轻易停止战争冲突。
巴基斯坦应该是很紧张的,其实伊兰姆.汗总统非常清楚了,当前的局势对巴基斯坦非常不利,巴基斯坦经济并不好,大部分都投入到军费中,巴基斯坦除了中国与沙特等国投资,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不愿意去巴基斯坦投资,这对巴基斯坦经济起色很小。
印度就完全是不一样,众多跨国公司大量投资设厂,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才有这么快速,政府债务高企,但税收真的不少,投入军费多出巴基斯坦近十倍。
长期下去,巴基斯坦无法在军事装备上与印度比拼下去。
伊兰姆.汗想尽快结束战争,巴基斯坦不想与印度爆发全面战争,家底薄弱,支撑不起全面冲突对抗,旁边伊朗军队也虎视眈眈,尽快以和平方式解决最好。
关键还是印度说了算,印度人未必会收手,别以为巴基斯坦击落一架米格21,就算胜利。这只是小胜,只是开端,印度认为是自己的强大军力,让巴基斯坦妥协了,才归还战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